笔趣阁

随梦文学>古董别乱捡 > 第1章 捡了块石头(第1页)

第1章 捡了块石头(第1页)

第1章捡了块石头

一群举着手机丶相机的人堵着在村口,戴着草帽的大爷被挤在正中央,指着身後的山滔滔不绝:“我家厕所在外面,昨天半夜我起来小解,解完准备回屋,擡头一看,天上掉下个火球,就掉在我们村的後山上,今早上山一看,砸出好深一个坑,发了个朋友圈後赶紧报警了,然後你们都来了,具体里面有什麽我也没敢下去瞧啊。”

记者找了处相对人少的地方进行直播:“观衆朋友们大家好!我们目前已经赶到马家村,在村民的指引下来到发现古墓的荒山。”

镜头向後切,记者露出标准微笑着顶着大太阳继续报道:“观衆朋友们请跟随镜头,现在正准备上山,稍後为您带来後续报道。”

当记者和摄影团队赶到疑似发现古墓处,现场已被警戒线层层围住,所有人被阻挡在警戒线外,巨大的深坑中黄土丶黑泥丶夹杂着石块,一片狼藉。

最底下的残垣断壁逐渐映入眼帘,初略估计,露出黄土的面积近百平方米,随时有塌方可能,文物部门负责人示意停止作业,擦着汗喘着气:“请专家组吧。”

古夏大学考古系。

纪春朝难掩激动:“师兄,真的有我的名字吗?教授真的让我去?”

林鸿点头:“有你有你,点名要的你,怎麽,不敢去?”

“谁不敢了,我现在就去收拾东西。”

站在窗边的何畅替没选中的同学愤愤不平:“凭什麽选他去?他会干什麽?弱鸡一个,胆子小到跟老鼠似的,也不知道怎麽进的我们考古系,八成是走後门。”

林鸿瞟了说话的何畅一眼:“春朝以全系第一的成绩考进来的,他只是胆子小,你让他背文献他能像电脑随时找出对应资料,修复古籍古董他认第二,系里没人敢认第一,胆子小可以克服,天赋是与生俱来的。”

“什麽狗屁天赋,我倒要看看他纪春朝有什麽本事。”何畅冷哼着走远。

丝毫不受这些话影响的纪春朝兴奋地清点物品:“手铲丶探铲丶小锤子丶钳子丶大小刷子丶手电丶手套……”

装好工具,又往背包里依次放入桃木剑丶墨斗丶十字架,末了还塞了一捆大蒜和一叠纸钱,前面是工具,後面放的用来辟邪。

以董教授为首,带领十名学生浩浩荡荡往马家村出发。

到村口,大巴车取得放行证後继续往山上开,行驶过半山陡然一震,司机安抚衆人:“没事没事,不用怕,车胎爆了,你们都先下车,我换个胎。”

一群人找阴凉的地方坐着,纪春朝习惯性背着包下车,身後同学议论:“真是个怪人,去哪都背他那破包。”

纪春朝知道他们不喜欢自己,往远处走,走到一块石头旁,馀光一瞥,一座小小的道观闯入眼帘,约半人高,内设神龛,纪春朝蹲下,供奉台上的神牌年岁已久,上面的刻字经风吹日晒,勉强能看出“赵真人神位”几个字,一旁的石像似是个小金身,金身也只能看出一个“赵”字。

“看来是位道长。”纪春朝嘀咕着,从背包掏出纸巾仔细擦拭,摆好神位恭敬烧纸钱。

林鸿跑过来:“春朝,你在干什麽?嗯?这是土地庙?”

纪春朝看着纸钱烧完,确认彻底熄灭,才说:“不是土地庙,是道观,应该是一位姓赵的道长帮助了村民,村民给他供奉的长生神位。”

林鸿弯腰细看:“怎麽看出来这是道观,我看着像土地庙,这麽迷你的道观我还是第一次见。”

纪春朝认真解释:“这座观上的雕刻看似简单,实际是大晋朝风行的‘反向’雕,那时的人们建庙宇修道观,全是反着雕刻,以跟人类所居住的房屋作出区别,显得更加尊敬;还有这里,这个‘赵’字的写法,是大晋朝特有的写法,距离现在已有一千八百多年。”

“还真是,春朝,有时我真的很佩服你,走吧,车要走了。”

很快,衆人在董教授的带领下到达现场,在场的文物部门工作人员客气的迎上来,寒暄几句,交待完注意事项,董教授是考古系颇有名望的老教授,全国各地野外考察丶文物修复丶古文物鉴别等,到处留有他的传说,考古队丶研究所丶博物馆都存有他的个人介绍,董教授同他们握手,介绍起自己的学生们:“借个机会让这帮孩子们学习。”

文物部门巴不得多几个人,光是处理土层就是个大工程,不能动用机械,全靠人工一点一点挖,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先是揭表土,这一步还好,属于最表面的一层土,可以用上铁锹等工具;跟着是第一层地层,这层为近现代活动遗留,相对好清理。

接下来的刮面丶分地层丶分辨遗迹等工作,那是一样比一样细致,先要处理表层,依布方的细绳约5公分处向下挖,每5公分深度为一个单位向下揭露,每揭露一层,都要仔细刮面观察是否有遗迹,有这帮学生在,挖土工作他们能出大半力。

当然,今天例外,炸出的深坑别说是表层地层,炸的直接露出底下的石墓主体一角,那一角由巨大露出巨大的石块,石块没有任何切割痕迹,坚不可摧,从这一角显然无法突破,暴力炸开恐毁坏整个墓室,只能采用保险方法,一层一层往下揭露。

教授带领着学生们先在周围勘察:“大家发挥所学,仔细查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