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随梦文学>宵分行 > 佛门渡周婧敏番外(第3页)

佛门渡周婧敏番外(第3页)

住持深深地看了会儿她的眼睛,却摇了摇头,道:“施主与我佛的机缘并未成熟,不若先带发修行,待机缘成熟,再做定夺。”

她沉默半晌,应了句“是”。

就连她都不知,到底是从她将身上的华服换成僧袍开始,还是从住持赐她法号“慧敏”开始,她才觉得自己重新活了过来。

不过,活过来的她不再是原来的那位周氏贵女,只是山中禅院里再平凡不过的一个僧尼。

被赐法号的时候,她问住持:“小女原先的名中便有‘敏’字,为何法师不将此字换走,还留着作甚?”

住持笑而不语,站在住持身边的觉音师叔为她解惑:“慧敏自上山以来从未说过自身名姓,此一‘敏’字,乃是住持于佛前为慧敏所抽签文而定,并非故意为之。”

她赧然。

此前她在山中的几日,好像真的从未自报过家世姓名。她不说,住持也没有问。

佛曰衆生皆平等,求到佛前的一律只当作是求渡之人,并无男女贵贱之分。

原来她法号中的“敏”字乃是天定。

自那之後,她就以慧敏的身份居在了行平山上。

从旁听住持以及师叔们诵经讲道,再到自己学着入定诵经,一日日下来,她终于又寻到了一丝安宁。

直至半年过後,周府里的莳萝送来祝氏病逝的消息。

送走莳萝之後,她心中悲悸,诵经时于佛前晕了过去。醒来的时候,禅院里的住持坐在她身边温声问她:“慧敏,可是还有俗事挂于心头不可舍,不可弃?”

她垂下头,说:“慧敏有过,入禅院半载,还未能看破死别。”

“八万四千法门,尽由一心起,人心非金石,孰又能轻易看破生死呢。”住持态度宽和,“慧敏心中之执念,乃万千人心之执念,此时看不破,非慧敏之过,乃看破之时日还未到也。”

时日未到麽?她想不明白,什麽叫看破的时日还未到。正如她想不明白,住持那句“施主与我佛的机缘并未成熟”是什麽意思。

而这一切,在泰合六年的九月初十,终于有了答案。

因为这一日,莳萝上山同她分享了一件事。莳萝说,敏姐儿,瑾哥儿平安归家了。

直至这一刻她方醒悟,原来她放不下的是一个秘密,一个关于周荃瑾还未死去的秘密。一个无意间从祝氏睡梦中听到的秘密。

这个秘密被她藏在心底,从未对人提起。即便进了归云禅院,她始终放不下这个秘密,始终放不下秘密里的人。

原来,她心中一直在为此而忧虑。

直到这一日莳萝告诉她:瑾哥儿平安归家了,圣上没有追究周府之罪,还让他代珝哥儿暂领司隶台按察使一职。

莳萝的一番话,仿佛是一场开解。自得开解,她便不再因此而困惑。之後她再诵经于佛前,心中彻底清明,恍若得渡。

再见住持时,住持再次深深凝望她的眼睛。这一回,住持点了点头。

“慧敏,”住持说,“如今你与我佛的机缘已经成熟,不知你如今愿以何种形式修行?”

“请住持为慧敏落发。”

她听见自己的声音异常坚定地响起。

……

九月末,归云禅院内有一场落发仪式,落发人有二,一为慧敏,一为慧同。

慧敏为五年前上山求渡之人,慧同为近七个月前昏迷在禅院门外之人。

後者时而疯癫时而清醒,问她名字她说不知,只说喜欢禅院的钟声想长留在院中。

住持念诵一句“阿弥陀佛”,从此将人留了下来。

落发仪式前一日,後者彻底清醒,对住持言明了自己的身世。住持深深看进她的眼底,为她的去留以及法号求了两支签。

第一支签文解为留,第二支签文解为同。

自此,都城的街巷间便彻底少了一位会朝过路人扔石子的疯妇,行平山归云禅院中多了一个心平如水的僧尼。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