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随梦文学>宵分行 > 一厢情(第1页)

一厢情(第1页)

一厢情

徽州地界多商贾,范家出自徽州,祖辈世代经商,如今家中“范记”商号虽不至独占鳌头却也在商行里占有一席之地。

做了九年的独女,范霄霄自小就受尽宠爱,平日里从没被家人拘着,性子养得十分率真爽朗,甚至被纵容得有点小泼辣,谁若惹她不快或是让她看不过眼了只消抡起一杆长枪就能将人打得满地找牙。

长枪是作为镇南大将军副将的舅父送给她的,说是范家女儿不能只懂商不习武。

范家舅父的话被范霄霄奉为经典经常挂在口头,直到还差两个月就满十岁的时候,范霄霄的幼弟出生了。

幼弟出生之後范霄霄自觉少了很多宠爱与重视,心中有了落差,便在幼弟的满月宴过後收拾了包袱离家去了舅父家。

一个十岁的小姑娘,提着一杆长枪,奔着一个目的地说走就走。

说她天真吧,她出门既知道带防身的兵器又知道带银两。说她聪明吧,她连身上带的银两在什麽时候被什麽人偷光了都没察觉。说她呆笨吧,她又能从人贩子手里安然逃脱。

兜兜转转,等吃了一路苦的范霄霄抵达西南舅父家的时候,从徽州寄出的书信已经在舅父家放了半个月了。

乍然听到一个灰头土脸的小姑娘冲着自己喊舅母,范霄霄的舅母差点没激动得昏过去。

因自小就崇拜身为武将的舅父,范霄霄幼时每年都会前往舅父家长住,与舅父舅母的关系一向亲近。

据范霄霄所说,她自能跑会跳开始便已跟着舅父习武强身,在十三岁的时候甚至混进过霍家军的军营,还能和霍槐杨小将军打得不分上下。

那时的范霄霄,可谓是肆意快活得不像话。

但那样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太久,因为范家舅父有意为范霄霄和霍槐杨霍小将军做媒。察觉出来之後,范霄霄被吓得躲进了江湖教派久宗山敛霄阁中拜了师以寻求新的庇护。

霍槐杨也无奈,本来郎无情妹无意只是打打闹闹的好友关系,却因为范家舅父的一个打算给搅得两边有些尴尬。

好在范家舅父及时醒悟,去信给敛霄阁的老阁主说明原委让其劝范霄霄下山。谁曾想,范霄霄那时反倒咂摸出了江湖教派的有意思之处,一封信将舅父那边稳住了之後就一直待在久宗山了。

入门之後,范霄霄常会跟着同门外出历练,近年更是频繁。

章纠白时常能收到范霄霄从四处给她送的信,虽没有经常见到人,但对范霄霄的动向却十分清楚。

她知道范霄霄在十七岁时回徽州看望过幼弟,也知道范霄霄在那一年逃了个定亲礼。

也不知这姑娘是怎麽逃的,竟就遇上了杨径杨会泽。

据说杨径的家境不太好,双亲早亡,自小被族人扔进了寺庙由僧人养了几年,後来是杨家舅父闻之不忍,才将人接到了身边照养。之後数年,杨径就一直寄居在舅父家中。

据说杨径性子孤僻,不爱与人说话,但介于他读书十分用功头脑也聪明,其舅父便省吃俭用供他读书,也一心盼着他考取功名。

这人也不负所望,即便去学堂去得比同龄人晚些比不得那些年幼成名的,但如今二十有三,已成了一名举子。

他是去年秋过的解试,今年春便入京来参加礼部的省试。

在范霄霄眼里,杨径什麽都好,就是脑子里对于情之一事始终开不了窍,始终看不到她范霄霄的好,更是迟迟没有接受她那明目张胆的示好。

这些事情章纠白都是从范霄霄给她写的信中陆续得知的,眼下看范霄霄这副狼狈样子就猜着准是又在那杨径身上撞了硬钉子。

趁着茶壶里的茶还没凉,章纠白赶紧又给范霄霄倒了杯茶:“所以……这回又是怎麽了?是他赶你走了还是对你说不要再缠着他了?”

这样的事情不是没有发生过,这样的话也不是没有听过。

范霄霄抽泣了一声,捧着杯子嗫嚅:“这俩不是一回事吗。”

“哦不是,”章纠白重新组织了下语言,“是他主动赶你走了,还是你受不了他对你的冷落决定要离开他了?”

这回范霄霄有很长时间都没说话,直到章纠白提醒了一句“再捧下去手里的茶都凉了”,范霄霄才擡起眼来。

“是……”范霄霄眼一闭,“他心里有人了。”

“心里有人了?”章纠白有些意外,“你陪在他身边嘘寒问暖两年他都没多看你一眼,怎麽突然就有人了?”

“具体的我也不是很清楚,但有一点我很确定,那就是他是真心喜欢那个女子。”范霄霄苦笑,“你不知道他跟那女子在一起的时候笑得多开心。那样的笑容,他从未在我面前展露过。”

“除了笑容,他还有什麽异常举动麽?”章纠白问,“他亲口跟你说过他喜欢那个姑娘了?”

“难道非得等到他将这句话说出来我才能死心麽?我范霄霄也是个要脸面的,他不说我也能看出来他什麽意思。既如此,我成全他们便是。”

她还怪热心肠的。

章纠白:“人家没言明什麽你就退出,你就不怕将来想起这事後悔?”

这句话好像扎到了范霄霄的痛处,她垂着眼没回答。

就这样默默退出,甘心吗?定然是不甘心的。可除了这麽做,她还能如何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