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不出你欣赏我哪一种表情
|却说不出在什麽场合我曾让你分心
|说不出旅行的意义
。。。。。。
那些年间,他们都对爱情不自信,一直在确认对方是否依然爱着自己。无论自己是不是如初,对方总要如故的。
林素纯有问过陈修竹:陈修竹,你爱我哪里呢?
那时,陈修竹远在加拿大,想了很久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上一次听到这个类似的问句,还是法国友人的提问。这次,该由他自己书写答案了。
他觉得一辈子怕是等不起了。
来不及了,快要真的老了。
『林素纯,你给我听好。
我当然爱你,我依然爱你。就像你对我曾说的,我们可以分离,我们必须相爱。
我爱你,在北京落雪的时分;我爱你,在时代广场的烟火;我爱你,在东京华灯的黄昏;我爱你,在台湾雨季的月光;我爱你,在加拿大复古的街道;我爱你,在高空飞行的航班。
我勇敢地爱你,直到飞机安稳落地,我在接机的人群中看到好久不见的你。
我想,我会不断地爱你。
这个时候,你还要不要我呢?
那你一定是爱我的。』
|你勉强说出你爱我的原因
|却说不出你欣赏我哪一种表情
|却说不出在什麽场合我曾让你动心
|说不出旅行的意义
|勉强说出你为我寄出的每一封信
|都是你离开的原因
|你离开我就是旅行的意义
很多年後,那是2024年8月24日。
陈修竹推着三个巨大的行李箱从接机口出来,隔着汹涌的人潮,只一眼就清晰地看到站在远处的背影。
恍惚之间,突然想起来那时的自己是从不相信一见钟情的。如果非要写一部自传,那“林素纯”一定是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那时正值盛夏末期,北京的空气中还弥漫着馀留的燥热。秋天不是悲剧,也不适合别离。相反地,陈修竹认为,秋天适合重逢。
借着午後惹人困倦的阳光,陈修竹坐在办公桌前,看着楼下街道上来来往往的车流和人群,又看着眼前最新的建筑设计稿,耳畔是公司员工讨论的窃窃私语声。他把这外在的耳语当成一天的伴奏,细数从2012年到2024年——整整12年的的种种,不禁轻笑一声。
他已经40岁了,生命从不会给他留下太多的时间。而他又那麽爱她,他又想起来2013年年底时,林青原所说的那番话:“不妨写一部小说,写有关于我们的故事,让我们都成为‘故事中的某某’。”
目光聚焦在眼前记满自己旅行日程的本子,翻开本子,映入眼帘的那一页上写了一句话:
林素纯,我爱你哪里呢?
『亲爱的,我想让你知道一件事。
这个世界是如此匆忙。生活如标点符号一般,都在服从着某一项条例。我在时间的漩涡中停顿,洪流似的人群从我身旁行过。所有人路过我时,从不会回头看。偏偏是你又唯独是你,牵扯住我空洞的目光。
隔着汹涌的潮水,刹那间回首一望,便又不敢只做一个标点符号了。因为我坚信你注定会出现在我的生命里,所以我也不再停驻原地。
在你吸引我之前,我会飞速向你倾斜。
我爱你的瞬间,北京丶中国乃至世界的全部人海一定会向我席卷。』
他思考很久,拿起了笔,在开篇第一句之前,补写下了这麽一句话——
——“这人海辽阔,爱总被蹉跎,总该留一篇传说。”
——全文完——
THEEND
2024。07。22-2024。12。07
不闻明火写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