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第86章跟夫人当年比,实在不值……
顺宁帝平静地开口:“确实很有几分东山的影子,上回见着你便觉得眼熟,现在总算明白原因了。”
不等其他人接话,他又道:“好孩子,在外头怕是吃了不少的苦,纵是容身寺庙,可寺中毕竟清贫,好在你与东山母女亲缘未尽,如今回家了就好。”
言语间分明是默认了廖家关于阿洛身世对外的说辞,可偏偏第一句又含糊点出阿洛曾出入过宫廷,显然并没有全盘接受的意思。
阿洛一时迟疑,不确定怎麽答话才能避免牵扯到父母身上。
她很清楚,顺宁帝其实并不在意她究竟如何,只是想借这件事来拿捏娘亲和爹爹罢了。
一旁的苏皇後等人事不关己,个个冷眼瞧着,面上神色不改,如同一个个雕刻齐整的木头娃娃。
另一侧坐着的东川王投来似讥似笑的目光,好像等着听阿洛的回答。
东山长公主从顺宁帝说第一句话时眼色便冷了下来,顺宁帝显然是冲着她来的。
丹阳下意识便要替阿洛答话,只是还未开口便被东山长公主按了下去。
“这麽热闹!”
就在阿洛准备张口的时候,闻人恪大步从殿外走了进来,目不斜视穿过大殿,径直在最靠近顺宁帝旁的席位落座。
而後才缓缓转头看向顺宁帝:“父皇,今日既是家宴,儿臣也就不给你行那些外臣之礼了,请父皇恕罪。”
姿态散漫,言语放肆,普天之下除了闻人恪大概也没有人敢在皇帝面前这麽说话。
殿中十分安静,无人出声,都静静等待顺宁帝的态度。
并不令人意外的是,顺宁帝听到太子的话,只温和一笑,道:“太子说得不错,今日是家宴,大家都不用拘礼,随意些便是。”
阿洛微微侧身,正巧看见二皇子听见这句以後脸色僵住,握紧了手上的杯子。他旁边的东川王却是淡淡露出一个笑容。
好奇怪……阿洛还没想明白,目光便撞上了太子直直望过来的眼神,然後慢慢冲她挑了下眉,眼底似乎有些不悦。
阿洛回想自己最近也没得罪他啊,毕竟没见着面,想得罪也得罪不了,于是回了一个笑。登时又把闻人恪气得够呛。
先前的话题被闻人恪的姗姗来迟打断,顺宁帝也不好再继续,只好任由它就此揭过。
席间自是少不了说话,表面的平和之下,针锋相对几乎溢于言表,闻人恪与东川王之间的火药味大抵所有人都感受到了。
阿洛有些担心闻人恪,但闻人恪显然不认为这是什麽大事。
东川王接连被太子堵了几回,心中气愤难平,近来贪墨案正值关键时期,又由闻人恪全权处置,对待蜀中一系官员手段十分狠辣,这明显就是冲着他来的!
虽然东川王几次意图斡旋,奈何顺宁帝本就想借太子的手对付于他,这条路也没必要再试了。
“舞阳回家确实是件大喜事,本王也借恭贺的名头敬皇妹一杯。”东川王举杯看向东山长公主,“皇妹应该不嫌弃吧?”
东山长公主知他不怀好意,但一杯酒也无妨:“皇兄请。”
东川王笑着饮尽杯中酒,不再遮掩:“皇妹的福气大,生养的三个孩子俱是不俗,大侄子是人人称颂的状元之才,要不是今科太傅主考,怕是一个六元及第跑不了啊。本王还是早些年见过丹阳一回,若是没记错,婚约许给了崔家,婚期是不是也该提上日程了?本王也该给你再添几台嫁妆才是!就是舞阳在外受苦了,仔细瞧瞧,这个孩子是最像皇妹的。说来我蜀中地贫人稀,不若京城豪杰遍地,不过世族倒也有一二,不然皇妹把舞阳嫁到我蜀中来吧,如何?”
图穷而匕现,东川王显然是不怀好意,特地拿廖家儿女的婚事给顺宁帝上眼药。
廖家佐政三代,素日往来尽是一等世族,谈婚论嫁的崔氏更是世族之冠,如此背景怎能不令顺宁帝忌惮?不然也不好今科强点廖彰远主持科考,就是为了挡一挡廖泓逸的路。
东川王把话题的焦点引到阿洛身上,就是知道舞阳是东山长公主的软肋,借故挑拨她与顺宁帝的关系。
果然,顺宁帝听罢眼神一变,似乎想到了什麽。
只是在东川王面前,顺宁帝与东山仍然是天然的盟友。因此,顺宁帝没有开口。
东山被东川王的话激怒,直言道:“皇兄知道我的性子,我便直说了,舞阳幼时离家,本就没在我们身边几日,如今好不容易找回来,莫说还不打算论及婚嫁,便是到了那一日,蜀中也是不行的,山高路远,皇兄也说了蜀中地贫人稀,我可舍不得。皇兄还是收了这个心思罢!”
一番说辞丝毫不讲情面,东川王倒也不意外,他自知已与东山皇妹撕破了脸,以她的性子,无论如何也不会让他好过,怎麽报复都是有可能的。
但是,把话挑明到这样的程度,龙椅上那位又会作何感想呢?
两人的交锋满殿的人都听见了,东川王的心思东山自然明白得很,他们兄妹三人的关系先帝朝时便复杂,後来经历立储一场风波,各种曲折早已掰扯不清。
总的来说,事情的发展最终确实如她所愿,算是小胜。
大胜的自然是登上皇位的顺宁帝,而一败涂地的是东川王。
闻人恪把玩着酒杯,噙笑看眼前的闹剧,眼神只在东川王提及要阿洛嫁去蜀中时微深,待听见东山的回绝之语,神色t又暗深了几分。
阿洛迎上闻人恪隐怒的目光,无辜地眨眨眼,这是又怎麽了?
不过很快她就顾不上闻人恪,注意力被殿中的争执吸引去了。
东川王的针对显然是冲着娘亲去的,从集市的刺杀到现在故意谈论她的婚嫁。
阿洛不由皱起眉,儿女婚事自当是父母做主,东川王明知母亲必定会回绝,却还执意讨嫌,只能是别有他意。可这个意究竟是什麽呢?
顺宁帝似乎也是看足了戏,慢吞吞张口:“怨不得东山生气,这事儿是东川王提的不是时候,舞阳毕竟才回来,哪里就急着要嫁人了?此事需得过两年再说,至于联姻谁家,蜀中也好,京城也罢,总得让廖卿和东山慢慢挑才是,你们瞧,给丹阳挑的崔氏大公子,不就是最好的例子?”
他说得笑意盈盈,叫人看不出心里的想法,说是解围,可偏偏又把崔氏单拎出来,总有几分不大舒畅的感觉。
阿洛对世族所知不多,但崔氏的名号还是听过的,首屈一指的着姓大族,只是不知道崔氏的大公子居然与姐姐有婚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