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所以就算是出于帮助赵翰的目的。
王离但是对刘邦也是尊重的。
然而这边。
拿着这一封奇怪的信。
一时间刘邦也不知道该怎麽办了。
并在刘邦冥思苦想许久都不解时。
刘邦这也终于是想起了自己有外援呀。
比如说他刘邦沛县的那一群兄弟。
这曹参,这夏侯婴,这樊哙,他们之前和自己的身份差不多,可他们的智商和脑袋,在某些方面,这可是比他刘邦要强呀。
于是便见这时候。
刘邦将自己的这些亲信给叫入了主帅大帐。
并将赵翰把这一封信送了过去。
而曹参在见了这封信後,就没有多想,曹参他就想清楚了其中的逻辑。
并在此时宛然一笑,“我想清楚了……”
“太子殿下这步棋很简单,那就是,天时地利人和,咱们快要等到全部都备了……”
孟子曾经有着这样一句话。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目前来讲。
在与秦国的争锋之中。
楚国是相对那个弱势的一方。
因为楚国虽然有海洋通道来运送粮食。
但这样的成本是很高的。
而楚国的经济又比不上秦国。
所以楚国目前是在强撑。
随着时间的流逝,楚国终究是撑不住的。
所以这个天时地利中的天时,再过几天,随着时间的流逝,楚国人渐渐的觉得粮食的运送困难,这个天时,机会就到了。
并且这个地利,就更简单了。
那就是,大概再有个几日,黄河流域将下一场不小的雨水。
如果他刘邦在此行,顺着黄河而下。
那麽这隐蔽性就会更高。
成功率也会更高。
所以这个地利,需要等几天才等得到这个机会。
至于说赵翰他是怎麽知道黄河流域会在什麽时候下雨的?!
这件事情刘邦和曹参倒是不知道了。
不过在这一封信里面讲出了黄河水位的变化。
这便是让曹参抓住了其中的一个语言逻辑。
最後,在这一封信里面讲,一定要等到楚国主动向外释放消息。
说是他们的实力愈发不足了。
这时候才让刘邦他们顺江而下。
原因就是因为楚国要放出这些消息,虽然可能是假的,但实际上,这也就是他们快扛不住的时候,并且他们放出这消息,便会以为秦国会在正面战场上和他们来对抗。
所以他们就会将大部分的军队部署在正面战场。
从而导致後防空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