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初期,华北相对于江南的贫困显而易见的,北平的营建使的北方的生产和人口迅速恢复。”
“京师对物资的大量需求无法就近解决,必须依赖于大运河从江南转输。漕运的繁盛带动了运河沿线市镇的发展,如扬州、临清和沧州等城市,进一步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
……
【自大都陷落、元朝灭亡约半个世纪后,全国的政治中心再度回到北方。北平及其周边成为明朝的核心统治地域,汉族政权对华北的控制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天幕下的统治者们都陷入了沉思,秦汉之时,燕地还是苦寒之地,是帝国的边疆,没有经过后世的大力开发,自不必说。
唐朝的统治者却有些意动,唐朝时期关中已经不堪重负,上千年的人类活动让关中地区的植被已经被砍伐殆尽,想要找一根堪用的木头都需要从蜀地运送。
于是唐朝统治者不得不将洛阳当做陪都,因为洛阳有大运河,更方便接收南方的粮草。
此刻,他们将目光放在北方的渔阳,突然意识到,这里不就是安史之乱的起源之地吗!
河北本就是困扰整个唐朝的隐患,若是能在河北大力发展一座城市,作为陪都,岂不是能够增强对此地的掌控!
【朱棣为保证北京粮食与各项物资的需要,于永乐九年疏浚会通河,永乐十三年,原本淤塞的大运河会通河段全面疏浚,明朝正式停止海运,改由大运河漕运。】
【从此,长达1794千米,沟通五大水系,跨越十个维度的大运河迎来了历史上的辉煌时期,成为明朝都城北京赖以生存的生命线!】
【朱棣以军事起家,深知军队的重要性,尤其是驻守在皇都的军队,更是皇权的保证!】
刘彻:“那是,若是朱允炆在南京安置一支奇兵,只要能够坚守几日,朱棣那些远道而来的疲兵就会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说不定还能等到盛庸、平安的勤王之兵,一举翻盘呢!”
【朱元璋时期,南京的京军就是整个大明最精锐的军队。朱棣更进一步,在京师组建三大营!】
【一是“五军营”,这是原本就驻扎在南京的军兵,分为步兵与骑兵两个兵种。】
【二是“三千营”,由边境少数民族,也就是所谓的“边外降丁”组成,主要是骑兵。】
【三是“神机营”,用火器装备起来的步兵军团,明朝掌握着两种当时全世界最先进的火器:神机枪和神机炮,炮利于守,枪利于战,神机营也成为整个大明作战能力最强的机械兵种!】
这下子天幕下的观众不淡定了,宋朝之前的观众本就好奇宋朝对外之战中的各种“炸”药、“火药”,但当时依旧是以冷兵器为主,火器只是一种奇兵。
如今,朱棣却建立了一支专门的火器军队,还成为了当时最强大的军队,可见火器确实不简单。
于是,天幕下的观众在评论区刷屏了,都在询问什么神机营?什么是神机枪,神机炮?
见这么多人好奇,自然有现代观众为他们解惑。
“热兵器得益于火药的发明和利用,而火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始皇:“火药,顾名思义,便是由火引发的药剂?”
“火药是由古代的炼丹家发明的,从战国到汉初,贵族帝王们沉醉于长生不老的幻想,方士投其所好,在炼制仙丹的过程中发明了火药的配方。”
扶苏:“关在牢狱的方士有用武之地了!”
始皇微微颔首,扶苏终于学会用人之道了,其他人则默默离远了一些,原本纯良的扶苏公子也变坏了……
刘彻:“所以,那些所谓的仙丹跟火药是同一炉子出来的!”
他可是在天幕上看到过火器的威力,若是那些仙丹在人的腹中爆炸,那得是什么样的场景……
年轻的刘彻不由得庆幸自己还没有沉迷于仙丹,而唐朝那些帝王就难受了,他们听从天幕的告诫,将仙丹都扫入垃圾堆,但已经吃到肚子里的也足够让他们膈应了。
若不是看到了那些方士的作用,他们早就被千刀万剐了!
“早在春秋时期的《范子计然》一书中就记载了“硝石出陇道”,这是我们现在能看到的第一部记载火药配方的书。”
李斯:“这部书似乎是春秋时期范蠡所做,斯在稷下学宫曾见到过。”
始皇:“稷下学宫的书在咸阳宫都有备份,你带人将此书找出来。”
李斯:“唯!”
“炼丹术流行了一千多年,虽然对长生不老一无所得,但炼丹家们却发现了一些原始的化学现象,比如火法炼丹就为火药的发明创造了条件。”
“方士们也知道他们用的那些材料都是有毒的,所以他们就灼烧来降低毒性,这就是伏火的由来。”
刘彻:“呵呵,有毒的东西都敢进上,可见那些方士没有一个无辜的。”
“在伏火的过程中,一些物品如硫、硝、碳混合点火就会发生激烈的反应,丹房失火的事故也常有发生,但炼丹家们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何其伟大的一种发明。”
李世民:“若是方士以火药进献,朕也能给他们在工部安排一个职位。”
魏征:“追求长生之人本就无法脚踏实地,他们只想一步登天,怕是看不上工部的小官。”
“火药不能让人长生不老,还容易发生危险,炼丹家对它并不感兴趣。而且,因为火药来源于炼丹的配方,后来还被当做一种药,在《本草纲目》中就提到火药能治疮癣、杀虫,辟湿气、瘟疫。”
“隋代时,硝石、硫磺和木炭三元体系火药横空出世。唐高宗年间,出现了硫磺伏火法,已经初步具备火药的成分。”
“当然,火药的最初使用并不是在军事上,而是被用在了杂技演出上,以火药喷火、爆炸的表现制造神奇的舞台效果。”
“唐朝末年,火药被用于军事,唐昭宗天佑元年(904年)杨行密的军队围攻豫章时,就用到了火炮和火箭,此时距离唐朝灭亡还有三年。西方仍处在黑暗的中世纪,现代意义上的英格兰刚刚从古典时代诞生(大体相当于秦灭六国)。”
“宋朝战乱不断,也促进了火药的发展,北宋建立了官方的火药作坊,制作了火药箭、火炮、霹雳炮、震天雷等热兵器,但他们依旧是火攻的一种延续。”
“从冷兵器到热兵器,从纵火到爆炸,火器的发展经过了漫长的时间。”
“公元970年,兵部令史冯继升发明火箭法,这种方法是在箭杆前端绑缚火药筒,点燃后利用火药燃烧向后喷出的气体的反作用力把箭簇射出,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喷射火器。”
“公元1000年,士兵出身的神卫队长唐福向朝廷献出了他制作的火箭、火球、火蒺藜等火器。”
“1002年,冀州团练使石普也制成了火箭、火球等火器,并做了公开表演。”
“公元1126年,李纲守开封时,就是用霹雳炮击退金兵的围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