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随梦文学>历史直播,开幕暴击 > 520540(第31页)

520540(第31页)

过去,王振的贪婪对他们影响不大,所以,没有多少朝臣敢于孤注一掷的与王振作对。现在却不同了,王振的罪行罄竹难书,必然不会有好下场,他们也不介意在临死之人身上咬下一块肉!

“大明朝廷的六部重臣损失了一半,国家机构都无法正常运转。”

“20万大军的辎重、骡马、兵器都白白送给了也先。”

“唯一一件值得安慰的事可能就是祸国殃民的王振也死了。”

“但他死的太轻松了,这么多将士,这么多文臣武将给他陪葬,他还不配!”

“像王振这样愚蠢而不自知的人,实在是史上少有。抛开他的恶行,单单他的愚蠢和无知,就足以让他遗臭万年,为万人唾骂!”

宣宗朝的王振迎来了自己的结局,在锦衣卫的酷刑下已经奄奄一息的王振,被满朝文武乱拳打死了。

正统朝的王振也被张太皇太后押下,交给了那些满腔怒火无处发泄的朝臣,朱祁镇还想要为他的“先生”求情,在太皇太后冰冷的目光中,才闭上了嘴。

所有人都知道,他们在等待一个结局,一个挽狂澜于既倒的英雄!

第540章土木之变

【土木堡之变就是明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之一!】

【朱祁镇带着京城三大营北征,却在土木堡全军覆没,朱棣设置的三大营损失殆尽,京城门户大开!】

【朱祁镇本人也在土木堡之变中被瓦剌军俘虏,成为瓦剌要挟明朝的筹码。明朝损失了大量精锐部队和武器装备,国力受到严重削弱。】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站在后世的角度来看,土木之变中除了军事指挥错误上的直接原因外,与长期以来明朝北方边防政策被破坏也有着密切关系。正是因为北方边防废弛,明廷统治集团政治腐败,蒙古瓦剌部势力急剧膨胀,才导致了这个必然的结果!】

评论区

“王振和朱祁镇毫无疑问是土木堡之变的罪魁祸首,但在当时的情况下,朱瞻基那些能干的老臣和明朝的政治制度,居然对这一惨败毫无作用……”

朱瞻基:……

“自从朱高炽‘不勤远略’,朱瞻基继承了他的制度。到了正统年间,永乐朝的宿将都已经死了。面对仁宣两朝遗留下来的严重糜烂的边防形势,明朝却没有多少堪用的大将。”

“靖难将领的后裔大多只会纸上谈兵,没有实践经验,大明军队群龙无首。”

“大明朝堂上却陷入了内斗,边疆战争成为了文臣武将争夺权利的筹码,以至于朝臣不敢言边事,而这些情况瓦剌人早已刺探清楚。”

“可见自宣德朝开始的边疆、武备、阉祸何其严重,土木堡之变就是这一切政策造成的结果,这既是封建制度的悲剧,也是朱瞻基个人的悲剧!”

……

朱瞻基:“朕真的做错了!”

朱棣:“日后记住了,不要给蒙古人任何发展的时间!”

朱高炽:“爹啊,常年保持精锐部队的训练,太费钱了!”

朱棣:“怎么着?国库的钱不用来练兵,难道用来支付赔款吗!”

……

【经此一败,明朝廷如惊弓之鸟,内外矛盾立即激化,并日趋严重。武将功勋集团几乎全军覆没,文官集团的势力迅速上升,形成了文官集团一家独大的局面。】

【这直接导致了明朝中期以后皇权与文官集团的对立,以及明朝中后期阉党和文官集团党争现象的出现。】

朱元璋:“权利的斗争永无止尽。”

朱标:“天幕曾提及的宦官之祸,就是因为朝堂之上没有任何力量能够制衡文臣集团,皇帝也只能提拔宦官了。”

朱元璋:……

【此后,明朝的边防政策由主动进攻转变为被动防守,并修建了大量的军事防御体系,最终形成了著名的九边防御体系。】

评论区

“洪武、永乐两朝,采用对外强硬的对策,北方蒙古各部都臣服于明朝,形成了万邦来朝的盛景。”

“但仁、宣二朝后就转为保守防御。”

“明朝在辽东、宣府、大同、宁夏、甘肃、云南、广西、福建、浙江等九个边疆地区,设立了军事重镇,以点控线、以点制面,由总兵官、都司、巡抚等文武官员共同管理,以抵御外敌的侵扰。”

“到了明朝中期,蒙古与明朝的关系逐渐缓和,北方边境以互市贸易为主。但是,由于明朝内部的腐败和动荡,以及外部的新兴势力的崛起,明朝的边防压力日益增大,九边军镇的防御能力也日渐衰落。”

“明朝后期,为了加强对九边军镇的控制,明朝在军镇的统率制度上,增设了巡抚和太监,形成了总兵官、巡抚、太监三堂共理的格局。”

“到了晚期,为了整顿九边军镇的统率制度,明朝又设立了总督这一官职,负责节制巡抚和总兵官,统一军事指挥。但由于总督的权力过大,又容易引起皇帝的忌惮和其他官员的反对,因此总督制度的实施并不顺利,也未能挽救九边军镇的衰败。”

……

李世民:“这些军镇不就是没有财权与人事权的节度使吗?”

他恨不能扭着李隆基的耳朵让他好好看看,看看人家都是怎么做的。

【朱祁镇对于也先来说,是个意外之喜,这可是明朝的皇帝,他挟持皇帝,不就可以命令明朝臣民了吗!】

【于是,朱祁镇就被也先当做了筹码,好生招待着,朱祁镇居然也厚着脸皮待在也先军中,还真心的将也先兄弟当做了自己的恩人。】

朱元璋:“ε=(#>д<)?他怎么还没死啊!”

朱棣:“都被俘虏了,怎么还好意思活下来!”

朱瞻基:“老朱家没有这么窝囊的子孙!”

他们忽然想起天幕讲解靖康耻之时,他们对赵宋皇室的嘲讽,如今所有的回旋镖转了一圈都又扎到了他们自己身上……

【八月十七日,也先挟持朱祁镇来到宣府城南,要求守将杨洪等人迎驾,被守军拒绝。】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