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随梦文学>历史直播,开幕暴击 > 500520(第23页)

500520(第23页)

【此时,朱棣只有万余人的军队,朝廷大军占据绝对优势,因此朝廷军分兵合击,想要将燕军围歼于北平城下!】

【朱棣则采取内线作战,令部将郭资戍守北平,他则亲自率军攻取北平附近的城池关隘,只有扫平了北平的外围,排除了后顾之忧,利用内线作战的有利条件,变被动为主动,才能从容对付朝廷的问罪之师。】

【七月初六,通州城在得知朱棣起兵的消息后,主动归附了燕王府。】

【七月初八,朱棣率领军队攻破了蓟州城,随后遵化和密云两地的守将也自知不敌朱棣,主动归附。】

【七月十一,朱棣继续北上,成功攻破了居庸关,进一步巩固了他在北方的地位!】

【下一个目标就是朝廷派来的宋忠,宋忠是锦衣卫出身,铁杆的保皇党,他被建文帝派到北平,接手了朱棣手下的三万边军,防备燕王朱棣。】

【居庸关失守后,宋忠退保怀来,朱棣料定宋忠必要争夺居庸关,亲率精兵八千,赶赴怀来。宋忠没有想到朱棣来的这么快,只能仓促结阵,迎战燕军。】

【为了激发将士的血勇之气,他欺骗将士们说,他们留在北平的家人都已经被朱棣杀了。朱棣在北平经营多年,深得人心,很快便得到了消息。】

【于是,朱棣将与怀来守军有亲故的将士作为先锋,到了战场之上,只听得一片呼朋唤友的声音,怀来守军顿时明白自己被骗了。他们斗士消散,倒戈一击,将怀来拱手送于朱棣,宋忠也被朱棣擒杀!】

【本地守军心向朱棣,但怀来守将还是忠诚于朝廷的,他们战至最后一刻,以身殉国。可惜,成王败寇,他们的名字并没有流传下来。】

【七月十八,永平府(今河北秦皇岛)得知朱棣的军事进展后,也主动归附了燕王府。】

【到了此时,北平附近只剩下大宁的朝廷军对北平具有威胁,为防止大宁军队从松亭关偷袭北平,朱棣用反间计设计松亭关内讧,守将卜万被下狱。】

【至此,北平周围全部扫清,燕王的军队也增加到了数万人!】

【朱棣在起兵后的短短几天内,就迅速控制了北平周围的大部分地区,可见其强大的军事才能和号召力!】

刘彻:“北平可是朱棣的保留地,他在此做了二十多年的藩王,不仅军功显赫,还爱民如子,自然能得到当地百姓的爱戴。”

李世民:“除非能将北地边军打散迁徙,不然他们定会心向朱棣。”

朱元璋发现一个问题,若是藩王不干人事,就会造成地方混乱,但只要藩王有一些底线,定能得到当地百姓的拥护,这岂不是一个个国中之国!

难道分封制度当真不能存在?

【北平局势发展之快超出了建文君臣的预料,但在洪武朝的大逃杀之后,朝廷却面临无将可用的窘境。】

【朱允炆只好起用年近古稀的幸存老将长兴侯耿炳文为大将军,驸马都尉李坚为左副将军,都督宁忠为右副将军,率军13万伐燕,号称百万大军,数路并进,欲将燕军包围于北平地区歼灭之!】

耿炳文心中忐忑,已知燕王是将来的永乐帝,那自己到底是怎么输的?他绞尽脑汁,却理不出任何头绪……

第517章靖难之役

【耿炳文的父亲耿君用是跟着朱元璋起事的元老,跟随朱元璋渡过长江,因战功累升至管军总管,最终在对抗张士诚所部时不幸战殁。】

【耿君用死后,耿炳文承袭父职,率领父亲的军队,多次击败张士诚的军队。】

【其中的长兴之战,让耿炳文名留青史!】

【耿炳文攻取广德,进攻长兴,打败张士诚的大将赵打虎,缴获战船三百余艘,生擒敌军守将李福安等人,攻克长兴。】

【长兴地处太湖口,是江、浙的门户,张士诚不可能放弃长兴。耿炳文坚守长兴十年之久,以寡敌众,大小十几次战争,战无不胜,使得张士诚的目的不能得逞。】

【在此期间,耿炳文还曾击败张士诚派来争夺永兴的大军,以及张士诚的弟弟张士信率领的围城大军,在历史上留下了守城名将的名号,创造了一个个历史第一!】

【张士诚被灭后,耿炳文随大军征讨中原,攻克山东沂、峄等州,攻下汴梁,巡视河南,又随常遇春攻占大同,攻克晋、冀。随大将军徐达征讨陕西,打败李思齐、张思道。】

【耿炳文因功被封为长兴侯,功劳之大甚至与徐达并列!此后,耿炳文还随徐达出塞,在北黄河打败元朝平章乃儿不花;随颍国公傅友德征讨云南,平定曲靖蛮;从永昌侯蓝玉北征,到达捕鱼儿海。】

【他参与了洪武年间所有的大战,也成功躲过了洪武末年的混乱,或许是因为他谨慎自守,或许是因为他长于守城。】

【建文元年,开国功臣大部分都已经去世,幸存的只有耿炳文和郭英二人,面对燕王的进攻,建文君臣只能启用老将,六十五岁的耿炳文再次披挂上阵!】

洪武朝,年富力强的耿炳文被朱元璋召到跟前,在舆图上探讨他将来的用兵策略,耿炳文与对面年轻的燕王对视一眼,两人心中都有些不自在。

不得不说,论如何让人下不来台,朱元璋是各种高手。

看看他周围围着舆图的一圈人吧,太子朱标,燕王朱棣,燕王的岳父徐达,太子的外家蓝玉,再加上可能参与此战的李景隆之父李文忠,还有耿炳文!

李景隆若是知道,定会庆幸自己年仅八岁,没有参与朝会的资格,不然被公开处刑的就要加一个他了。

【八月十二日,耿炳文率军进驻真定,都督徐凯领兵10万人扎营河间,都督潘忠驻莫州,都督杨松率军9000人为先锋扼雄县,大军沿着滹沱河的南北两岸分营扎寨。】

【面对数倍于己的敌军,朱棣乘北伐军部署未定,率军主动出击。八月十五日,朱棣趁着中秋节突然发难,对着没有多少准备的先锋军发动进攻,雄县被破,先锋九千人全军覆没,潘中派来救援的军队也遭到伏击,朱棣首战告胜,掌握了一定的战场主动权。】

【而此时耿炳文的部将张保向朱棣投降,并向朱棣报告南岸部队的虚实情况。朱棣放张保回去,让他大肆宣扬雄县、莫州惨败的情景,就说燕军将要攻打真定。诱使耿炳文将南岸的军队调集到北岸,以便一举歼灭!】

【为了消灭燕军,保住真定,耿炳文果然下令将南岸的军队都转移到了北岸。待耿炳文军队转移之际,朱棣军突然来临,沿城攻击。】

【耿炳文的部队不能成列,溃败入城。军队都拥挤在城门里,造成堵塞,自相践踏,被踩死的不可数计。】

徐达有些疑惑,耿炳文在战场摸爬滚打多年,怎么会被燕王牵着鼻子走?

是骄兵必败,没有将燕王当做自己的对手,还是有人掣肘?

【八月二十五日,朱棣率军直奔真定。耿炳文出城迎战,与燕将朱能、张玉、谭渊等人激战。朱棣则亲率奇兵从敌军背后发起冲锋,形成前后夹击之势。耿炳文大败,损失了三万大军,只能退回城内固守。】

朱元璋感叹:“善守者未必善攻啊!”

这话也缓解了耿炳文的尴尬,毕竟被几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将打败,显得自己的长兴侯很有水分。

【耿炳文在真定之战中损失惨重,只能拥众退保真定,闭门坚守不出。耿炳文不愧是以守城扬名的大将,朱棣连续攻城三日,久攻不下,他不能继续在这里耽误时间,只能暂时放弃真定。】

【经过一次试探性的战役,朱棣也看到了朝廷军的成色,中原多年未经战火,朝廷军远不是自己这些与北元厮杀出来的百战精兵的对手,更坚定了其夺取皇位的信心!】

【消息传回南京,建文帝君臣只看到了耿炳文败于燕王,却没有看到耿炳文也挫败了燕王的攻势。】

【在黄子澄的建议下,朱允炆撤换了老将耿炳文,任命李文忠之子曹国公李景隆为大将军。】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