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熹觉得自己很冤:三从四德可是《周礼》中的圣贤之言,为何骂他!
朱元璋也觉得自己很冤:有史以来都是这样的啊,这又不是他规定的!
马皇后一看就知道朱元璋在想什么,不过她也是接受封建教育长大的女性,对这些观念并无抵触心理,也不知天幕为何特意提及此事。
【程朱理学推崇“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将女性的贞洁看得比生命还重要。这种极端的道德要求导致了许多女性在丈夫去世后选择守寡,甚至在未婚夫去世的情况下也要守“望门寡”。这种对贞洁的过分强调,无疑给女性带来了沉重的精神枷锁,加剧了她们身心的痛苦。】
朱熹面色涨红:“荒谬!老夫什么时候说过这样的话!”
【程朱理学通过强调女性的顺从和贞洁,构建了一套严密的精神控制体系。这种体系不仅束缚了女性的思想,还限制了她们的情感表达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在婚姻市场上,女性被当作商品进行买卖和交换。她们的婚姻往往由父母和媒人安排,没有自主选择的权利。】
【在程朱理学的影响下,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进一步降低,往往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机会,也让她们在经济和社会上逐渐边缘化。】
朱元璋不解道:“女人在家里相夫教子就行了,想那么多做什么!”
马皇后忍不住回了一句:“我是不是也应该在家里相夫教子,就不应该跟着你东奔西走!”
朱元璋讨好道:“那怎么能一样呢,当年若不是妹子,咱早就饿死在大牢里了。”
马皇后心思电转,不过还是给朱元璋留了点面子,没有当着众人的面说出来:这有什么不一样的,当时的我也从没有想过你能当皇帝……
【程朱理学将女性的价值定位于家庭内部,忽视了她们在社会中的潜力和贡献。性别歧视现象在社会中逐渐加剧,男性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而女性则被视为男性的附属品和传宗接代的工具……】
评论区
“对女性的压迫往往还来自于同为女性的长辈,她们被压迫了一辈子,最后又将这种苦难强加在自家女儿身上。”
“这是被PUA了吧。”
……
【然而这一切并不是程朱理学创始人程氏兄弟和朱熹的本意,而是后人断章取义!】
朱元璋惊道:“什么!”
【首先,“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出自《二程全书·遗书二十二》,是程颐所说,而非朱熹。】
朱熹:“哼!”
【而且程颐的原意是借此表达“君子当舍生取义”的观点,要求士大夫要不畏强暴,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这里的“节”指的也是君子的气节,而非女性的贞节。】
【朱熹在《与陈师中书》中也引用了这句话,但其本意同样是指君子的气节,而非专门针对女性。然而,在后世有心人的扭曲和断章取义下,这句话被曲解为要求女性守贞节。】
评论区
“就宋朝那些皇帝和士大夫的德行,程颐一定是看出了他们软弱的本质,希望通过这样的话劝诫他们。”
“可惜他想到,就在他死后二十年,大宋君臣向着金人屈膝投降,很多女子不堪受辱自尽而亡,那些皇帝和士大夫却堂而皇之的当起了金人的座上宾!”
“比如宋徽宗,比如秦桧!”
朱元璋:“原来如此!”
【朱熹提出的“存天理,灭人欲”观点,原本也是针对士大夫的,希望他们可以心中有道义,为国家效力。这里的“天理”指的是儒家的道德准则,“人欲”则是指超出维持人生命的欲求和违背礼仪道德的行为。】
【然而,后人却将这些观点强加于女性身上,要求她们放弃个人欲望,服从男性的统治和压迫!】
朱熹:感谢天幕为老夫正名!
【大宋王朝经历靖康之耻后,从盛极一时到偏安一方,以朱熹为首的士大夫阶层深感悲痛,一心雪耻。因此,程朱理学强调君子的气节和道德准则,旨在激发士大夫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可惜,在元朝到民国期间,程朱理学被统治者奉为正统思想,成为束缚人们思想的枷锁。尤其是针对女性,程朱理学的道德准则被曲解和强化,导致女性受到了严重的压迫和束缚。】
【到了明朝,女性的地位更加地下!】
评论区
“明朝初年还好一些,比如朱棣的妻子徐皇后就是有名的女诸生,才学出众,博闻广识。但到了明朝中后期,女性接受教育的机会越来越少。”
“明朝法律虽然规定在一定条件下女性可以继承财产,但这一权利往往受到家族规矩和传统习俗的制约。在实际操作中,女性往往难以享受到与男性平等的财产继承权。”
“未出嫁的女性要等到家中没有任何男性继承人的情况下,才能握有财产继承权。而已婚女性在丈夫去世后,除非她们为夫家守节,否则难以保有丈夫的财产。”
“明朝法律对女性犯罪的处罚往往比对男性更为严厉,在夫妻双方同时犯罪的情况下,女性会受到更重的处罚。”
“而且,女性需要在丈夫有重大过错的情况下才能提出离婚,即使女性成功离婚,她们也可能面临社会舆论的压力和歧视。”
“朱元璋时代的普通百姓是整个封建社会待遇最好的,但作为一个女性,我宁愿到秦朝服徭役,也不想去明朝受压迫!”
……
【贞节牌坊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秦朝,但明朝时期开始正式的、大规模的建造。明朝以法律形式确定了贞节牌坊建造的规范与流程,并将其作为一种弘扬女性贞节的重要途径。这些牌坊不仅是对女性的精神枷锁,更是对她们自由生活的剥夺!】
评论区
“贞节牌坊就是对女性的一种压迫,因为它要求女性为了所谓的贞节而牺牲自己的幸福和自由,许多女性因为无法忍受守寡的孤独和痛苦而被迫自杀或自杀殉道。”
……
秦始皇:“朕定下的制度传到后面总会变样!”
刘彻:“朕罢黜百家是为了更好的利用百家,统一思想,没想到后世的皇帝都被儒家利用了!”
李世民:“任何制度都要因时而变,经过一千多年的发展,很多东西早就该有所调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