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随梦文学>历史直播,开幕暴击 > 280300(第20页)

280300(第20页)

“父亲的成就太高,他们的孩子承受的压力也最大。但是古代没有教育学、儿童心理学……对孩子的教育都是一味的严苛,奉行棍棒底下出孝子,严父慈母……根本不管孩子能不能承受这么大的压力。”

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什么是教育学,什么是儿童心理学?

他们自幼都是这样长大的,为什么他们的儿子做不到!

为什么不想想,五千年历史中,也就出了这三位千古一帝……

第292章贞观之治

【武德二年,秦王妃长孙氏为李世民诞下嫡长子,因为他出生于太极宫承乾殿,故取名为李承乾,字高明。】

李渊忽然想起往事,当年还是他亲自给孙子取的名字,寓意便是“承继皇业,总领乾坤”!

那时的他是怎么想的,现在已经不记得了……

【武德三年,李承乾被封为恒山王,武德七年,封为中山王。李世民平定王世充后,将陆德明与孔颖达任命为秦王府十八学士,教导李承乾儒家经典。】

评论区

“这两位可不简单。”

“陆德明,历仕南陈、隋朝、唐朝,是当时著名的经学家,训诂学家,有代表著作《周易注》。”

“他做过南陈末帝陈叔宝的太子师,陈朝灭亡后,他归隐故里。隋炀帝时,担任秘书学士,国子助教,唐朝建立后,任国子博士,负责教导李承乾。”

“孔颖达是孔子的第三十二代孙,唐初经学家、大儒、易学家。他协助魏征编撰《隋史》,还与颜师古等大儒一起编撰《五经正义》,对儒家经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子抚须微笑,太不容易了,自家后代终于有一个成器的了!

“此外,他一直都是太子李承乾的老师。”

“他虽然是个大学者,但却不是一个好老师。”

“李承乾有那个结局不能说与他全无关系……”

孔颖达瞠目结舌,“这这这……”

天幕此言何意啊,为何说太子的结局与他有关。

他都能感受到上首陛下和娘娘锐利的目光,如同利剑一般刺穿了他单薄的身体!

老夫冤枉啊!

【李世民继位之后,年仅八岁的李承乾被封为太子,史书记载,李承乾早闻睿哲,幼观《诗》、《礼》,丰姿峻嶷,仁孝纯深,深得太宗陛下的喜爱。】

【李世民将朝堂上的儒学大家都给李承乾做老师,包括做过三次太子师的李纲,还有当朝首辅房玄龄!】

评论区

“哈哈哈哈,李世民还想让这个太子好吗?”

李世民觉得有些不对:此言何意?

李纲面颊微抽,总觉得天幕接下来的话不会好听……

“李纲曾做过杨勇的太子师,后来杨勇被废了。然后,李纲做了李建成的太子师,李建成被杀了,现在他变成了李承乾的太子师。”

“李世民一定想着再一再二不会再三。”

“但是,历史没有如果,李承乾就是第三个被废的太子。”

李世民惊呼:“朕怎么可能废太子!”

这可是他最喜欢的嫡长子,是观音婢的孩子啊!

“其实,李承乾有那样的结局,跟李纲关系真的不大。”

“李纲死于贞观五年,当时李承乾还是一个尊师重道,虚心向学的好孩子呢。”

“甚至,李纲病逝后,李承乾还亲自为他立碑纪念。”

【李世民是大唐王朝高高在上的天可汗,却也是一个普通的父亲,对自己心爱的儿子,他悉心栽培,耐心教导。】

【贞观五年,李世民开始培养太子的理政能力,并下令若有人不服尚书省的判决,可以到东宫上诉,这一年,李承乾十二岁。】

评论区

“年轻的李世民不信鬼神,甚至批判过秦皇汉武求仙的荒唐事,但当李承乾重病,李世民病急乱投医,只能请道士为儿子祈福。”

“李世民还为十二岁的李承乾加冠礼,为他扫除参政的所有障碍。”

“李承乾的待遇堪比朱元璋的太子朱标了,父子共用同一套文武班子。”

“可惜,李世民不像朱元璋一样无情。”

“他平等的爱着长孙皇后生的每一个孩子!”

李世民敏锐地察觉到了其中隐藏的信息,他对太子很好,对青雀、稚奴也很宠爱,难道是这份偏爱害了他们?

想到此处,李世民悚然一惊,他突然想起了自己的大哥,他与大哥也是一母同胞,最后却兄弟阋墙,难保他的儿子不会走上他们的老路!

李世民带着沉重的心情继续听下去——

【贞观六年,李世民出巡,李承乾留在长安监国。】

【贞观七年,李承乾再次重病,李世民心疼儿子,让他减少读书的时间,太子的老师只需要为他评说古代的故事即可。但李承乾并没有放松自己的学业,小小年纪的他展现出了治国理政的天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