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区
“不明四书者不可以为儒,不明本论(《伤寒论》)者不可以为医。”
“张仲景确立了中医的诊治方式即:辩证治疗。”
“张仲景留下的三百多个药方被后人称为万方之祖!”
“从晋朝开始,整理、注释、研究《伤寒杂病论》的中外学者超过数千家。日本研究《伤寒论》的学者有近二百家。朝鲜、越南、印尼、新加坡、蒙古等国的医学发展也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其影响。目前,《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仍是我国中医院校开设的主要基础课程之一。”
“现在日本的很多中成药企业依旧在用着张仲景的药方生产药品,还堂而皇之的将其打上自己的标签。”
张仲景:谢谢,并不想认这些传人呢。∑(°д°)!
【张仲景为人谦虚谨慎,勤恳踏实,即便已经有了伟大的成就依旧扎根民间,对医学的态度始终赤诚!他本人的处世之道也成为后世的榜样。后人评价他: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而张仲景用一生践行了济世救人的理念。后人研究他的医理,敬仰他的医术和医德,将其尊称为“医圣”!】
一手开启庆历新政的范仲淹沉吟道:“不为良相,便为良医!诸葛武侯是良相,张仲景是良医,不知我能不能效仿先人,一改大宋积贫积弱之风。”
评论区
“张仲景的著述除《伤寒杂病论》外,还有《辨伤寒》、《评病药方》、《疗妇人方》、《五藏论》、《口齿论》等,可惜都已经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但是仅凭一部《伤寒杂病论》的贡献,也足以让张仲景成为海内外景仰的世界医学伟人!”
小徒弟惊呼:“太可惜了,师父的医书有好多都没有传下去呢!”
张仲景思索片刻,道:“将这几本医书抄写三份,送与魏蜀吴三家,希望他们能好生利用,将之传遍天下!”
小徒弟心疼道:“师父,这可都是您的心血啊!”
张仲景微微一笑:“医书本就为了治病救人,越多人看到越能发挥它的作用,若是将来当真失散,那才是真的可惜。”
“医者在古代属于百工匠人之流,社会地位低下,便是医圣张仲景也没有被记录在正史中。”
“但张仲景活在人们的心中,他为百姓做的事,永远都有人记着。”
“张仲景在长沙的时候,看到很多人无家可归,因为寒冷把耳朵都冻掉了。他就研究了一个食疗方子,名:‘祛寒娇耳汤’,免费发放给百姓,那天正好是冬至,后来冬至吃饺子的习俗就流传下来,成为一种风俗。”
“张仲景去世的时候,长沙和南阳的人都想让他葬在自家地盘上,两方差点打起来。张仲景便取了个折中的办法:我死以后,你们就抬着我的棺材从南阳往长沙走,灵绳在什么地方断了,就把我埋葬在那里。后来,当送葬的队伍来到张仲景施祛寒娇耳汤的地方时,绳子突然断了,于是张仲景就被埋葬在这里,两地的百姓自发行动,为张仲景建造坟茔,树立医圣祠!”
……
张仲景双目含泪,内心感动不已,他做的事,大家都记得,这就是最好的回报了!
在天幕的提醒下,平行时空的统治者都开始重视医学,医者的地位得到很大的提升,不为良医便为良相的话也传遍了所有时空!
【汉末三大名医,除了医圣张仲景,还有被称为神医与外科鼻祖的华佗,杏林春暖的董奉。】
【相信大家对华佗的故事都耳熟能详,他年少游学,足迹遍布中原大地,见到了民间疾苦与官场的黑暗,对作恶多端的豪强士族深恶痛绝,对备受压迫的普通百姓十分同情。因此,他不求名利,不慕富贵,一心专研医学。】
【多年行医,他医术全面,精通内科、妇科、儿科、针灸等,尤其擅长外科手术。他开创性的用麻沸散全麻实施外科手术,被后世尊称为“外科鼻祖”。后世都用“华佗再世,元化重生”称赞杰出的医者。】
华佗微微一笑,想起现在人们都称他是扁鹊再世,不由得有种时空错乱之感。
评论区
“华佗曾经给广陵太守陈登治病,陈登吃药后,吐出了三升红头虫子。原来他喜欢吃鱼生,鱼里面有很多寄生虫,生吃到肚子里后会寄生在人体内。陈登后来就因为这个病,英年早逝。”
陈登瞠目结舌:鱼生那么新鲜的东西怎么会有虫子!
难道我的肚子里现在就有虫子了,一想到这里,他便觉的反胃,呕!
可惜,没有吃药,根本吐不出来。
“当时黄疸病比较流行,华佗用了三年时间反复试验,找到了对症的草药——三月的茵陈蒿嫩叶。”
“华佗用青苔做的膏治疗马蜂毒,用蒜苗治疗虫病,用紫苏治疗鱼蟹中毒等,简单实用。”
“他还会心理疗法,当时有个郡守得了重病,华佗留下一封信痛骂郡守后逃走,郡守大怒,派兵捉拿华佗,没有抓到,郡守气急之下吐了一口血,结果淤血出来,他的病立刻便好了!”
“他还发现了体外挤压心脏法和口对口人工呼吸法。”
……
荀彧:“佗方术实工,人命所悬,宜加全宥。”
【他不仅善于治病,还特别提倡养生之道。继承了前人“圣人不治己病,治未病”的预防理论,编排了一套模仿猿、鹿、熊、虎等五种禽兽姿态的健身操——“五禽戏”!】
评论区
“华佗被曹操杀的时候已经六十三岁了,依旧能够到处行医,身强体健。”
“华佗的徒弟樊阿擅长养生,凭着五禽戏,活到了一百多岁。”
“据说司马懿也常常练习五禽戏才能活那么久。”
“可惜现在流传下来的五禽戏已经不是原版了。”
……
天幕出现了现代版本的五禽戏,平行时空的观众纷纷瞪大眼睛,想要记住这些动作。
秦皇汉武直接发动群臣,一人记一个动作,还有的人与友人商量,一人记几个,稍后汇总在一起。
毕竟这可是能长寿的好办法啊,谁能拒绝!
【《后汉书·华佗传》说他“兼通数经,晓养性之术”,尤其“精于方药”,当时的人们都称他为“神医”。他曾把自己丰富的医疗经验整理成一部医学著作,名曰《青囊书》,可惜没能流传下来。】
建安初年。
郭嘉:“臣对《青囊经》挺感兴趣,不知主公这里可有原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