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
“就因为《三国演义》中作者的个人倾向太多,现在才有那么多人为曹操翻案。”
罗贯中:要不……对曹操不要骂的那么狠了?
可我这是小说啊,谁让你们当史书看的!
【小说中这件事还有后续,蔡瑁张允虽然被除掉了,但周瑜还是觉得心里没底,正巧隐居江东的庞统献上了铁锁连环之计,周瑜很看好这个计策,却苦于无法将此计献给曹操。就在这时,蒋干又来了……】
【蒋干自觉有罪,就想戴罪立功,再次前往江东,为了避免上次的事再次发生,周瑜没有大摆宴席,而是将蒋干安置在一个远离军营的地方。】
【蒋干在这里偶遇了名士庞统,庞统被称为“凤雏”,与诸葛亮并称于世,其才能非一般人可比。蒋干见其才学出众,便将他推荐给了曹操,曹军不善水战,庞统便为曹军献上铁锁连环之计,将战船连在一起,如此,北方的步兵在上面也能如履平地。】
评论区
“蒋干=大冤种!”
“蒋干二下江东,葬送了曹操百万大军!”
蒋干:吾到底做了什么十恶不赦的坏事,要被后人这么编排……
曹营的同僚都开始同情他了。
【当然,这件事也是假的!】
【历史上,南北气候的差异给曹操带来了巨大的麻烦,战争还没有打响,曹军便有众多士兵感染疾病,疾病转变为瘟疫,在曹军中蔓延。】
【而曹操新训练的水军与荆州投降的水军难以磨合,士气不足,两军初次遭遇便被孙刘联军打败,曹操只能暂时屯兵乌林,与孙刘联军隔江对峙。】
始皇想起历史上南征百越的失败,不由得皱起了眉头:“疫病!”
李斯:“陛下,医家也来到了咸阳,不如召他们问询?”
始皇赞同道:“善!”
【因为北方士卒不习惯水战,曹操便命人将船首尾链接起来,人走在上面如履平地。但这样一来,便牺牲了船只的灵活性,周瑜见状立刻想到了火攻之计。】
评论区
“原来这件事与庞统没有关系啊。”
“荆州水军靠不住,最后还得靠北方的步兵,曹操也很难。”
官渡之战前的位面。
曹操:“若是奉孝在场,可有破解之法?”
郭嘉:“若有可能,当暂缓军事行动,屯兵荆州。一来适应荆州环境,训练水军;二来,只要安抚荆州吏民,巩固防区,江东不攻自破!”
这正是贾诩曾提出的意见,但曹操也有自己的难处。
曹操:“可是还有北方的马超韩遂虎视眈眈,孤耽搁不起啊!”
郭嘉蹙紧了眉头:“按理说,冬季刮西北风,若是火攻,只会烧到江东,嘉也不知周瑜会如何行事……”
没有在江南长期生活过的人,怎么可能知道南方的局部气候差异。
第160章群雄逐鹿
江东三人组也在商讨破解之法。
孙策:“火攻?”
孙权:“冬季刮西北风,如何火攻?”
周瑜沉吟片刻,不确定道:“江南不似江北,江南山水连绵,各地气候不同,冬季也并不总是刮西北风,若是能选择一个合适的决战地点……”
【小说中周瑜忌惮诸葛亮的才能,刻意刁难,要求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出十万支箭,诸葛亮明知道这是陷阱,却不能退缩,他说不需要十天,只要三天就能得到十万支箭,并当众立下军令状!】
周瑜苦笑道:“瑜居然成了善妒的小人!”
罗贯中是吧,记住你了!
张飞:“先生,周瑜当真这般刁难你?”
诸葛亮忙辟谣道:“这是小说家言,都是后人虚构的,周公瑾宽宏有雅量,持君子之风,怎么可能做这种事!”
张飞:“这故事有意思,也不知先生要如何才能在三天得到十万支箭?”
诸葛亮:……
【第三天晚上,诸葛亮带着二十只小船,船上绑着一圈稻草人,前往江北曹营而去。待他们行到江中,江面升起大雾,面对面都看不清人。】
【诸葛亮立刻命士兵击鼓,鼓声震动了对面的曹营,曹操本就多疑,此时更是惊疑不定,他怀疑是周瑜趁着夜色偷袭,又因为大雾无法贸然出兵,便命人往江面射箭,这些箭都被诸葛亮带的稻草人笑纳。目的达成后,诸葛亮又用攻心之计,对着曹营大喊“谢曹丞相箭!”】
评论区
“谢曹丞相箭!”
“曹操得气死吧。”
曹操:……孤现在就很气!
“曹操为什么不用火箭?”
“若是对面的船带着火箭冲向曹军呢!”
“天降大雾,根本不知道江面有多少人,曹操不敢冒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