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术:“天下之人同此志向,凭什么朕要被群起攻之!”
曹操:“刘备称帝了!孤就说天下英雄只有孤与刘玄德两人。”
孙权:“难道最后是刘备得到了天下!看来,孤要尽快派遣使者前往许都了……”
现代观众已经开始谈论起《三国演义》中的其他人物,顿时引起了三国粉丝们的激战。
“《三国演义》为了突出刘备的正统,就将曹操描写成了一个奸贼,孙吴阵营的人也是一个个气量狭小,不能容人。”
“曹操在历史上一直都是奸贼形象,直到近些年,曹操的事迹才被众所周知。”
“我更喜欢曹操的雄心,孙家兄弟的真实。”
“汉朝已经完了,天下诸侯都是在争霸,既然如此还在乎什么名声。”
“曹老板实力最强!”
“孙吴得国最正!”
“我蜀汉乃汉室正统!”
“都比不过我大晋……(狗头)”
“收回我的四十米大刀,差点误伤楼上的友军。”
一提起晋朝,三家粉丝顿时觉得对方也眉清目秀了起来,于是现代观众在评论区一起辱骂晋朝……
让晋朝之前时空的人惊诧莫名。
刘邦嘬着牙花子道:“这晋朝得多讨人嫌啊。”
刘彻:“这样不堪的一个朝代如何能取代我大汉!”
曹操等人打起精神,想看看这个晋朝是怎么来的。
“胜者为王败者寇,史书都是胜利者书写的。”
“晋朝最为最后的胜利者还能留下如此恶名,可见其有多不得人心。”
始皇:“若是大秦不止二世,也就不会有那么多黑点了。”他为胡亥担了太多罪名。
……
【刘备,字玄德,涿州涿郡人,他的祖辈乃是西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因为推恩令及武帝的骚炒作“酎金夺爵”,到刘备这一代,他已经没有任何爵位,只是是普通的庶民,家中一贫如洗,靠着编草席贩卖,与母亲相依为命。】
评论区
“刘胜,生了一百多个子孙,以生子多留名史册!”
“武帝利用‘酎金夺爵’一口气废了一百多个侯爵。”
刘胜呵呵一笑:“皇帝陛下威严圣明,我们这些做诸侯王的,只要在自己的封地内欣赏音乐,赏玩美人就够了,可不敢引起皇帝的注意。”
刘恒:“朕也想这样干脆利落的料理了他们,但不行啊,中央的权势还不足以抗衡诸侯王。”
刘启:“父皇,后世子孙也是在前人的基础上才能有这样的成就,一切都是父皇的功劳。”
“刘备家门外有一颗桑树,高越五丈,像是车盖一样,来往的人都觉得这家必出贵人。”
“刘备小时候,指着这棵树说,长大后一定要乘坐这样的华车。古代只有到达一定品级的人才能乘坐带着车盖的马车,可见刘备自幼便志向远大。”
“这是我听过的最接地气的帝王异象了。”
刘启:“若是刘备也能再造大汉,我的儿子岂不是最有出息的。”
刘恒打趣道:“怪不得天幕都说你为国生子。”
刘启顿时脸都红了。
对于早早就藩的刘胜,刘彻对这个兄长的印象就是他生了好多儿子,让苦于没有子嗣的他很是羡慕嫉妒。
若是刘备真能成就一番大业,将大汉再次续上,他就不在乎刘胜有多少儿子了。
第145章群雄逐鹿
【刘备年少的时候曾拜卢植为师,与公孙瓒是同学,但刘备不爱读书,他喜欢的是狗马、音乐、华服。他身高七尺五寸,两手下垂能触碰到自己的膝盖,两个耳朵也很大,看着就不是普通人。】
【他虽然不善言辞,但与人为善,善于结交豪杰,很多人都愿意跟着刘备。还有大商人送上粮食马匹,给了刘备起家的资本。】
刘邦:“乃公在他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吕雉:“走鸡斗狗,不务正业!”
刘邦:“哈哈哈,这是乃公传下来的优良品行。”
【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爆发,时年二十四岁的刘备在涿郡组织了一支义勇军,关羽张飞便在其中。他们南征北战,辗转各地打击黄巾军。】
评论区
“桃园三结义!”
“史书上并没有写他们结拜之事,但刘关张三人确实感情深厚,睡觉都在一张床上。”
刘关张三人相视一笑,默契十足。
【刘备在镇压黄巾起义中立下战功,后来又参与平定张纯叛乱,因功升为安喜县尉。安喜是个小县,只有县尉没有县令。】
【但好景不长,朝廷下诏因军功成为官吏之人要精选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