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随梦文学>历史直播,开幕暴击 > 4050(第11页)

4050(第11页)

【韩信出身平民,早年家庭贫困,无法被举荐为官吏,他又经常去别人家蹭吃蹭喝,很多人都讨厌他。他接连数月去亭长家蹭饭吃,时间长了,亭长的妻子受不了,就改变了吃饭的时间,韩信明白了他们的用意,一怒之下再也不去蹭饭了。后来,韩信荣归故里,只给了亭长一百钱,讽刺亭长做好事有始无终。】

评论区

“怎么感觉有点奇怪,韩信蹭吃蹭喝,不应该感觉羞愧吗,为什么他还有理了。”

“韩信情商也太低了,一点都不懂人情世故。”

“这个亭长以后定然悔得肠子都青了,不过是几顿饭就能换韩信的感激,还是很值得的。”

“楼上的,你这是事后诸葛亮,那么多蹭吃蹭喝的人,有几个将来能出人头地。”

“就是,都是有手有脚的人,怎么就不能自己养活自己了。”

少年韩信终于能确定天幕说的就是自己了,因为他是淮阴人,家境贫寒,还经常去蹭吃蹭喝,一会还打算去南昌亭长家吃饭……

不过,听天幕的意思,似乎这是不对的。可是,几个月前明明是亭长邀请我去的,他还说家中很欢迎我,不缺我一口吃的,为什么现在又不同意了?

智商超群,情商为负的韩信想不明白这个道理。

【韩信在河边钓鱼,一个漂洗丝绵的婆婆见他饿了,便拿了一些食物给她吃,连着送了几十天,韩信承诺将来一定会报答婆婆。老婆婆本是见他可怜,好心照顾他,从未想过报答,听到韩信的话自然很不高兴。后来韩信功成名就后重回淮阴,赠给了老婆婆一千两黄金,这就是一饭千金的典故。】

少年韩信更加疑惑,为什么我想报答她,她却不高兴了?

【淮阴有些小混混见韩信整日拿着一把长剑把玩,却又从不以此打架斗殴,觉得他是胆小鬼,很看不上他。有个屠夫拦住韩信的去路,“你要是有胆子就拿那把剑刺我,要是怕死,就从我胯下钻过去。”韩信权衡片刻,还是从屠夫胯下钻了过去,成语胯下之辱就是由此而来。后来,韩信回到家乡后,不仅没有治罪屠夫,反而封其为中尉。】

评论区

“无法理解韩信的做法,以德报怨何以报德?”

“他对亭长的态度和对屠夫的态度,都让我无法苟同。”

“或许这就是天才吧,上天给她开了一扇窗,就会给他关上一扇门。”

“那他开的窗也太大了,这得是玻璃房了吧。”

“从这些小事中不难看出他将来的结局……”

第49章汉初人杰

天幕下的观众听得津津有味,这些大人物的“趣事”他们最喜欢听了。

韩信身边的少年们揶揄道:“天幕说的韩信不会就是你吧。”

少年韩信心里咯噔了一下,他听出了天幕的取笑之意,自然不想让人知道,便转移了话题,“天幕说这个韩信与萧何、张良并列‘汉初三杰’,你们说他有什么成就,才能得到如此高的评价?”

少年们果然被转移了焦点,一个个争先恐后的猜测起来。

“他应该是个大将军吧。”

“这还用你说,天幕都说了他是‘兵仙’,就跟人屠白起还有项老将军一样,打仗特别厉害。”

“他便是再厉害能比得过项羽?”

“项羽可是打败了四十万秦军,有万夫不当之勇!”

……

萧何嘴角微勾,他深谙人心,通过这些小事就能看出韩信是一个是什么样的人,这样不通世俗,不顾人情的人,怎么可能跟刘季这个老油子混到一起呢。

他们必得有一方低头!

汉高祖刘邦想到被变相软禁的淮阴侯韩信,他都有些不好意思了,“丞相,你说这韩信不会真的这么不通人情世故吧。”这是情商满级的大佬,对情商小白的怜悯。

萧丞相也想起了往事,刘邦不遗余力的限制韩信的力量,而韩信却像一无所知一般,他做齐王时没有反叛,如今被夺了兵权,难道还能叛乱吗。

当然,这些话只能自己心里想想,刘邦不会去赌这样一个可能性,更不会给自己的子孙留下隐患。

毕竟刘邦已经年近六十,而韩信却正值壮年。

被天幕一次次拿来对比的白起仍然在前往赵国邯郸的路上,他听着天幕讲的后辈事迹,枯燥的行军都变得有趣了起来。

【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后,韩信投靠项梁,项梁死后,又跟着项羽,但项羽自恃武力超群,并不看重计谋,韩信多次献计献策,项羽却从未采纳,韩信在项羽帐下只做了一个郎中。郎中在秦汉时只是侍卫、陪从这样的微末小官,而项羽的侍卫,就是个门面而已,毕竟,这天下有谁能打得过项羽!】

评论区

“项羽刚愎自用,迷信武力,谁的计策都不听,就连被他尊称为亚父的范增也被他气走了。”

“他总是听信不该信的话,鸿门宴上被项伯三言两语劝说,就放了刘邦。荥阳之围中又中了张平的离间计,与范增离心。搞得自己众叛亲离,人才都被对家笼络了。”

项羽:“……”

项梁趁机劝说道:“你也看到了,天幕说的很中肯,你若是不学习兵法谋略,诸子百家,如何判断谁的话是对的,谁的话是错的。便是我们自家人也有可能中了敌人奸计,反过来做些不好的事。”

项羽点点头,对叔父的话很是认可,对书本上的东西也没那么抵触了。

身处居鄛的范增也在看着天幕,他已年近六十,依旧一事无成。他的满腔壮志只为反秦,原以为自己等不到那一天了,没想到自己居然有幸以七十高龄参与其中。只是,他眼光不好,选错了主君。

这一次,怕是没有这个机会了……

【韩信见在项羽帐下没有出头的机会,便趁着刘邦入蜀之时,投靠刘邦。但他年纪尚轻,无人举荐,也没有战绩,并不起眼,刘邦随手给他安排了一个看库房的小官。后来,韩信犯了法,按律当斩,同案的人都被斩了,轮到韩信的时候,他对监斩的夏侯婴道:“汉王不打算打天下了吗,为什么要斩杀壮士!”夏侯婴见他谈吐不凡,相貌威武,就放过了他,两人相谈甚欢。夏侯婴发现这是个人才,管理库房是屈才了。于是,夏侯婴便向刘邦举荐,刘邦就给韩信提了几级,升为治粟都尉,一个管理粮草的官吏。官职虽然有所提升,但韩信依旧没有得到他想要的重视。】

【刘邦被困在蜀地,似乎失去了征战天下的机会,很多汉军都悄悄逃走另谋出路。韩信因不得重用也想逃走,很欣赏他的萧何得知此事立刻骑马去追,后面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了,萧何月下追韩信,刘邦大建拜将台。】

【韩信一跃成为了大将军,直接压在所有将领头上。他没有任何实际的战功,自然有很多人看不上他。韩信却完全不在意,或者说,他在这方面根本不开窍。】

【韩信被拜为大将军后,刘邦就问他:“萧丞相多次推荐你,你有什么计策能解我的困局呢?”是真才实学还是纸上谈兵,老板总要探探你的底。】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