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番外太子是怎样炼成的
赵胤祯孤儿院出身,还是个婴儿就被院长翻垃圾桶捡水瓶卖的时候被顺带捡了回来,刚好电视正在播《大陈风云》。
院长姓赵,他看着电视里愍惠帝的炮灰弟弟赵胤祯长得挺可爱的,就顺便给他也按了赵胤祯这个名字。
既随了院长姓又取了个格外有文化的名字,一举两得。
——就是学写名字的时候分外痛苦,一度想改名为赵一祯。
赵院长没追剧,文化程度也不高,不知道炮灰弟弟赵胤祯後来结局悲催,尸体扔到乱葬岗被野狗啃的连骨头渣子都没剩,也没有未卜先知的能力,更不知道这娃子以後会穿越。
托这个名字的福,赵胤祯从小就长的跟小童星似的,但是因为性格过于早熟,领养人都觉得这样的孩子养不熟,选择他的人很少。
他便留在孤儿院里,跟当爹似的照顾孩子们,也就在这练成了娴熟的喂饭换尿布技能。
所以赵云韬出生的时候帮他换尿布最多的人不是奶娘仆从,是赵胤祯本人。
小草似的野蛮生长了十七年,从小到大最高的职位就是班长,没想到穿越後一步登天,成了皇子。
他还算幸运,有个受宠又给力的妈,让他在後宫修罗场里安然长大。
怀揣着闲散人的心,想要咸鱼一生,等历史上的七哥哥愍惠帝登基自己就出去做个逍遥王,游历大好河山,老了以後就做一只孤寡的小青蛙。
——他对自己有十分的自知之明,在现代社会长大,傻白甜的他是争不赢的。
但他没想到,他不争不抢的态度反而让他那个颜控爹更在意了。
成文皇帝生在那个环境看的太多为了手里权力争斗的人了,他这个第十一的儿子什麽都不放在心上的样子可太有特别了。
但转念一想他那个聪慧过人的元妃,忍不住用恶意揣度他是不是在装乖引起朕的注意?
就像是在河边散步的人看见搁浅在岸边,直挺挺的鱼,总会忍不住去确认一下对方还活着否。
成文帝就是怀揣着这个想法多关注了老十一几分,戳一戳的赵咸鱼,几回後才遗憾发现——老十一是真的咸鱼。
就此作罢。
文帝从来都不是一个长情的人,好奇心和热情来的很快,去的也很快,跟随时啓航的帆船一样,没几天就把赵胤祯忘在脑後。
他忘了,别的人可没忘。
历史上说愍惠帝赵胤铭是个缺爱的娃,老妈忙着撕心裂肺的抢他那个薄情爹的宠爱,他老爹除了考教功课压根不管事,脑子里就想着国事和女人,不同的女人。
他只是有一个宽广的胸怀,想给天下美人一个家,搁现代叫海王,搁古代直接开後宫。
曾经他想在元妃身边停靠,努力的几年後,依然没得到元妃的真心,只要怏怏离去。
元秋意符合男人对美妾的幻想,漂亮的解语花,从不与正室争锋夺宠,乖巧的长成博古架上的花瓶,来便服从,去不挽留,就是不爱他。
让成文皇帝跟找不着家的流浪狗一样。
互相斗争三年後,成文皇帝认输,扭头离去,又纳了一批美人入宫,跟斗气似的,孩子一个又一个地出。
赵胤祯深深觉得,他父亲幼稚透了。
从此两方身份不再是允郎和意娘,是皇帝和元妃,依然是最得宠的元妃。
在这一件事上,赵胤祯也不知道他母亲和他父亲到底谁才是最狠心的那个人。
只有元太後临终时才透露出一二点,那苍老的人躺在被褥里,笑道:“你可知你父皇最喜欢什麽?他最喜欢新鲜事物。”
谁都知道,元太後说这话只是为了说服自己,她不想和其他後妃那样,死的死疯的疯,反而是她,活成了元太後。
只不过二十多年的夫妻情分,也不是一句话能抹掉的。
在赵胤祯看来,他两辈子以来唯一的父亲成文帝是无为而治的忠实拥护者,鼓励生産,不抑商,如果不是他打下的底子,出征西戎这事还得往後推个五年以上。
相貌俊朗风流,谥号曰文却是个奉行狼性教育的父亲。
赵胤祯知道他这父亲向来凉薄,从襁褓里他就明白这事。
之前都爱开玩笑他选中赵胤祯作为太子是觉得这个儿子好看又有趣,实际并不然他只是觉得这个儿子看着温吞,骨子里是个狠厉的,或许能做到他做不到的事情。
事实证明赵胤祯没有辜负他的信任。
当时的中宫嫡子是排行第七的皇七子赵胤铭,也就是後来是愍惠帝。
缺爱的老七唯一和崇拜的父亲近距离接触就是考教功课,可这段时间都被老十一占据了,如果是一两次还好,中宫嫡子还是有一点心胸气度的。
可在文帝对赵胤祯的好奇下,赵胤祯被扒拉了半个月,一连半个月都没能和父亲说上话的孩子,默默的,黑化了。
在後世,根据不靠谱研究,惠帝赵胤铭的母亲,皇後郑氏很可能有狂躁症。
穿越者赵胤祯现身说法:是真的。
狂躁症患者郑皇後的发泄对象是除了太後和皇帝以外的全体後宫人员,其中嫡子赵胤铭是重点打击对象。
在赵胤铭幼年的时候对他的掌控-欲很强,什麽天不亮就在寒风读书,跪在雪地反省,不背完书不许睡觉不许吃饭都是小意思。
说赵胤铭是从棍棒底下出来的优秀孩子也没错,养成了耐打耐摔,外厉内荏的性格。
也为他以後外戚坐大皇权旁落,被西戎占了三分之一国土,差一点就要迁都南方埋下伏笔。
历史上的赵胤铭不是没有试图挽回过,据记载,他一冒头就被母亲和外公按趴下了,到後来他的表弟都能把他按趴下,赵胤铭憋屈了一辈子,享年六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