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几天,为了让老祖宗安心,胤礽每日都往慈宁宫跑,哄的老祖宗眉开眼笑。
其后的一日,胤礽从慈宁宫回来,却不见康熙。一问才知道,康熙刚下朝就被永寿宫请去了,说是贵妃钮钴禄氏胎动不适,怕是要生了。
胤礽仔细回想了一番,老十胤俄是康熙二十二年十月十一出生的,可不就是今日么。
前世几个参与争储的阿哥们,一个接一个的来了,真是有趣。
不过好在如今是康熙二十二年,前世几个阿哥是因他这个皇太子被废,才蠢蠢欲动,按捺不住争储的心思,可今世不同了,他不会再给他们这个机会!
自古有母凭子贵这一说,可十阿哥却是子凭母贵。宫里头除了胤礽这个皇太子,当属十阿哥胤俄出身最高了。
几个时辰后,十阿哥顺利出生,宫里当真热闹了起来。
胤礽作为皇太子,必得去露个脸,恭贺一番。
贵妃钮钴禄氏刚生产完,
殿里血腥气太重,依照老祖宗规矩,皇帝是不可进去探望的,免得冲撞了龙体。胤礽更是不必去了,只当着康熙的面说几句好听了就算完了。
不过乳母麽麽把十阿哥抱来给康熙看的时候,胤礽凑上前去看了看。
小家伙被裹在襁褓里,闭着眼睛嚎啕大哭,哭的鼻尖和脸蛋通红一片。康熙看罢却很是高兴,哈哈大笑起来,说十阿哥哭声嘹亮,长大后必定身强体健。
胤礽心里不大舒坦。
他自幼体弱多病,康熙没少为他的身子骨操心,这回康熙得了个身子强健的儿子,身份地位又分外贵重,自然欢喜极了。
即便胤礽知道,康熙心里最看重的还是自己,但想到前世种种,难免心里头不痛快。
康熙沉浸在刚得了十阿哥的喜悦中,并未注意到胤礽眼里一闪而过的神色。
虽然康熙只是多看了十阿哥两眼,但满宫的宫人都能看得出,皇上十分喜爱十阿哥,往后伺候更要仔细着了。
康熙对贵妃钮钴禄氏表示了几句关心,并未在永寿宫多待,便带着胤礽回去了。
回去的路上,胤礽出奇的沉默,康熙觉出不对劲,攥着胤礽小手的手紧了紧。
“怎么了?朕瞧你好似不大高兴?”
“儿子没有。”
胤礽答的干脆,但康熙不信,顿住脚微微躬下身子,看胤礽的脸色。
胤礽抬起头来,白净的小脸上满是疑惑:“阿玛怎地这样看着儿子,儿子脸上有什么东西么?”
他故意如此说,只是不想让康熙揪住一点小事不放。
他方才的确没什么说话的心思,但也只是一阵,现下已经没事了。
毕竟自己是活了两辈子的人,看透了许多事,哪能什么都计较,否则不得把自己累死。
康熙在胤礽的脸上揉了一把,忽然说:“保成,你是朕最钟爱的儿子,无人能越过你去。”
胤礽没想到康熙竟然看出来了。
未等回话,又听康熙道:“小十刚刚出生,朕不过多看两眼你便这般吃味,你啊,难道这么多年朕对你如何,你心里还不清楚么?旁人哪里比得过你。”
旁人。
啧。
胤礽撇撇嘴,这话若被几个阿哥听见,不知会心寒成什么样子。
不过康熙这样一本正经地同他说这些,他心里还是挺受用的。
半晌胤礽“哦”了声:“儿子又没有说什么,阿玛何必急着解释,倒显得儿子不爱幼弟,显得儿子小气似的。”
康熙一噎,咬牙道:“小没良心的,朕还不是怕你多心。”
当天回去,为了哄胤礽高兴,康熙又变着法地赏了胤礽不少好东西。
十阿哥出生,皇上却赏赐太子的消息不胫而走,后宫众人心思各异,钮钴禄氏更是差点咬碎了一口银牙。
胤礽看着那些赏赐无奈叹气,他的汗阿玛惯会替他得罪人的。
*
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大清**,康熙帝昭告天下,欲要携太子胤礽亲祭江宁明孝陵。
康熙二十三年九月的某一日,康熙忽然说要南巡,胤礽心头一跳,想起来正是这次南巡,他随同康熙第一次祭拜明孝陵。
胤礽有些惆怅地看着殿里的烛火,印象中,前世康熙第一次带他祭明孝陵时,好像发生了什么事。
但时间实在太过久远,他竟想不起来了。
看着胤礽若有所思的模样,康熙问道:“保成在想什么?”
胤礽心中有些不安,道:“阿玛,此次出行一定要去谒明孝陵么?”
即便他知道这是必行之举,还是这样问了。
“此事朕已昭告天下,自然要去。”康熙道:“怎么,保成不想和朕同去?”
胤礽摇摇头,他只是对自己遗忘了些事情感到无力。
康熙并未多想,续道:“保成可知,明太祖很宠爱太子朱标,朕也要让天下万民知道,朕亦很宠爱你,比之明太祖对朱标太子也不遑多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