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琳琅当即看向澹台修,澹台修道:“去娘那里用膳。”
“我去请娘过来。”纪琳琅说着,人已经朝外迈步了。
如意居是老夫人住的地方,院落宁静清幽,优雅别致。
丫环的通报,正准备用早膳的老夫人见纪琳琅过来,便道:“怎麽过来,你们吃就着行了,我一个寡居的人早习惯一人用膳了。”
“娘,我和夫君想和您一起用膳,以後我们一家人天天都要这样好不好。”
纪琳琅上前挽着老夫人的胳膊亲昵道,这事她做起来很自然很亲切。
老夫人脸上的笑意深了,“你是个好的,修儿能娶到你是他的福气,走吧,那我过去用膳。”
只是老夫人心里却很忧虑,京中的闺秀为什麽不想嫁将军,那是因为将军在外,妻儿却要留守京中的。
若是儿子身体好了,就算不上战场,也会去边关,到时候夫妻得分离两地了。
若是儿子不好,老夫人更心疼纪琳琅。
作为有丈夫跟没丈夫的老夫人,自己守寡多年,个中滋味和艰难只有自己知道。
老夫人当初冲动的想给儿子冲喜,可现在看着年轻貌美的纪琳琅,有些後悔了。
“是娘误了你了。”
老夫人突然来了这麽一句,纪琳琅听懂了,她摇头反驳道:“娘,你是我的救赎,我很庆幸我嫁给了大将军。”
老夫人慈爱地看着纪琳琅,只盼着儿子好好的,和儿媳生个大胖孙子给她抱,免得澹台明那个老东西惦记。
路上,纪琳琅就说了她不回门的事,老夫人也没有说什麽,只是表示不管发生什麽,澹台家都是她的後盾。
师家那边,师丞相早忘了今日纪琳琅要回门,还是粟氏提起他才记起。
粟氏还想着今日纪琳琅回门,就好好商量一下,看看福安公主的嫁妆能不能免了,不能免也少一些。
所以粟氏希望师丞相出面跟纪琳琅谈,自从那天被师丞相掌掴之後,粟氏心里更恨纪琳琅了,可她现在却没有办法补回福安公主的嫁妆。
粟氏心里特别的委屈,她动用的只是一小部分,大头都是师老太太用,还有师丞相虽然没有直接,但也是间接的得益者。
可现在一切都要粟氏来扛,粟氏回娘家求助,反而被娘家怨怪,骂了她一顿。
幸好这事宫里也替她捂着没有传出来,不然娘家的姑娘还要不要嫁人,名声都得被拖累不可。
师丞相也正等着纪琳琅回来,只觉得他若要求,纪琳琅怎麽也会同意。
他们都相信,纪琳琅嫁去镇国大将军府不会好,总有求到师家的。
却没有想到纪琳琅根本不回门,当下师丞相的脸色也不好看了,最初的时候对福安县主也是有感情的,但福安县主善妒让师丞相厌恶,连带也不待见福安县主生的女儿。
可他不待见是一回事,女儿不孝那又是一回事,但纪琳琅说要照顾澹台修,师丞相也没法指责纪琳琅的不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