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其夭
始皇陛下拿着据说能亩産两千斤的杂交水稻培育方法便心满意足地下线,哪里还管便宜徒弟和弹幕对面的人是如何伤心欲绝。
秦政在旁边一会儿听夏梦念叨帝陵,一会儿又念叨什麽杂交水稻,他疑惑地问道:“何为杂交水稻,与普通水稻有何区别?”
“呀!”
夏梦回神,惊觉自己竟然把这麽重要的事给忘了,她连忙去翻弹幕记录,结果现实十分残忍,那几位老同志下线後所有弹幕都被清空了,种豆得豆发出的杂交水稻培育方法当然也在其中。
怎麽办,这下损失大了。
夏梦正满脸忧愁,靠坐在墙角的华炎忽然扬了扬手里的纸张,笑道:“在这儿呢。”
“你抄下来了!”夏梦一喜,接过纸张查看一边见果然是种豆得豆之前发的培育方法,她赶紧把那几张纸转交给秦政,“大王看这个,杂交水稻是经过特殊培育的水稻,亩産量数倍于普通水稻。”
秦政闻言立刻接过纸张细看,片刻後,他一双凤眸圆睁:“亩産两千斤?”
夏梦笑嘻嘻点头说:“没错,年成好没有倒伏的话能长这麽高呢。”她伸手在自己胸口处比划了一下,顿了顿又补充道,“不过这上面记载的田地大小跟稻谷重量和大秦的度量衡有些区别,细算下来还能再翻个倍。”
秦国一亩地的面积比现代稍微小一点,一斤的重量在二百五十克多点,産量算下来确实在数据上能翻个倍。
听到这话,秦政更是一双眼睛放出光来。
亩産四千斤!
这数字光是想一想就让他飘飘然嘴角上扬,要知道大秦如今就算是上好良田一亩也才能産稻谷一百多两百斤左右,四千斤,他做梦都没梦到过。
“此稻必须培育出来!”秦政握着那几张纸满怀期待。
夏梦提醒道:“如今的水稻不管是性状还是産量都还跟不上,要培育出这种优质的杂交水稻需要从一代代水稻中杂交筛选,所需年岁漫长,大王可要耐心等待了。”
秦政朗声笑道:“最先培育出此稻的先生可谓千古圣贤,这位圣人能在前无古人之时凭借自身大毅力和大智慧培育出此稻,政这个後来者既然承其之法,自是等得。”
夏梦一拍手:“那等开春就水稻土豆玉米和红薯通通下地,争取早日让全国百姓都吃上饱饭!”
现代的杂交水稻还培育出了各种不同的抗性,比如抗倒伏丶抗病虫害等等,这些都是能对秦国乃至整个古代粮食産量産生巨大影响的,种豆得豆给的培育方法上详细记载了这些信息,夏梦只期望秦国的司农们能找到经验丰富的农人一起培育出这样的水稻。
至于土豆玉米和红薯,他们从大洋对岸带回来的都是这个时代的品种,産量和个头自然赶不上後世精选培育的品种。
夏梦本来是想用系统商城里兑换的精选品种来直接种的,可是陛下那边又送不去种子,她只能在这边用土生土长的给陛下提前打样了。
不过她和华炎早在当初队伍从咸阳出发时就每天把商城里的这些粮食购买量拉满,然後全部存在系统包裹里以备後面的饥荒,只是现在她和华炎的包裹全都堆满了,但这些存粮放在整个大秦百姓对口粮的需求面前也是杯水车薪。
唉,还是要自给自足才行,必须尽早种田成功。
想到这里,夏梦不由有些焦虑起来。
按照史料记载,秦国在秦王政三年时遭遇□□,同年秦国还与韩国开战,可谓是内忧外患十分艰难,第二年,如果她没记错的话秦国还闹了蝗灾和瘟疫。
这一桩桩一件件对秦国来说都是艰难困苦的大事,如果没有足够的粮食来应对,对秦国来说就是沉重的打击。
……
秦王政三年,开春前,年轻的秦王在朝堂上大加赞赏梦糖君和炎书君从海外捎带回来的物産,更是多次盛赞梦糖君亲手烹饪的炸土豆丶烤玉米和烤红薯。
秦政这日在朝堂上讲得绘声绘色,大臣们在下面听得口舌生津,要知道秦王政年纪虽小,但每每赏赐起臣子来从不吝啬,于是大手一挥便当朝宴请大臣们享用梦糖君今日烹饪的这三样美食。
当天整个咸阳宫里可谓是香飘十里。
筵席上,秦王政表示自己实在太喜欢这等美味,衆臣纷纷应和如此美味人间难寻。
秦王政拍案道:“寡人决定广而种之!”
衆臣:“大王圣明!”
于是开春後,秦国多地开始种土豆种玉米种红薯,至于水稻,百姓们年年都种呢,今年不过是听说当地好手被司农挑去种地了而已。
衆臣听闻消息後懵了,大王说的“种”竟是这麽个种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