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0章晋江其夭
新王刚登基三日便去世,享年五十三岁。
一年连丧两位君王,对于外有六国虎视眈眈的秦国来说是个无比沉重的打击,为了稳住内外局势,满朝文武恭迎太子楚即位。
新任秦王登基後,尊华阳王後为华阳太後,与此同时,又尊生母夏夫人为夏太後,满朝文武自不会对此有异。
随後,秦王欲下令立王子政为太子,却遭到朝中楚系势力极力反对。
秦王的视线扫过朝中衆臣,问道:“寡人欲立王子政为太子,诸位以为如何?”
“大王三思!”华阳太後的兄弟阳泉君听到秦王之言顿时大惊,立刻在席位上挺身长跪,劝阻道,“王子政方才归秦,或对秦国所知尚浅,若在此时立为太子恐难令人信服。大王不若稍待数年,等两位王子年长些再做决断?”
阳泉君是这一代楚国贵族在秦国的领头人物之一,作为华阳太後的兄弟,当年异人过继到华阳夫人名下一事便有阳泉君在其中出力。秦王如今自然不会当场下他的面子,况且阳泉君给出的理由也确实不无道理。
秦王眉头一皱,并没有立刻做出决定。
王子政的治世能力如今已初露锋芒,加之其母为赵国人,与楚系势力没有半点瓜葛,比起被华阳太後掌控的成蟜,他当然是要立王子政为太子的,只有王子政才是秦国可寻的未来。
现在成蟜年幼,华阳太後和阳泉君没有正当借口越过王子政公开支持成蟜做太子,可若等日後成蟜长成,有楚系势力鼎力支持,便极有可能与王子政抗衡,所以秦王今日必须正式立王子政为太子,以除後患。
王子政才刚回秦,需要有大臣支持,他才能顺理成章地立其为太子。
秦王坐在上首看不清神色,他的视线落在恭敬跪坐的吕不韦身上,片刻後又不着痕迹地移开。
吕不韦虽于他大有助力,但在秦国的根基尚浅,他如今在朝堂上的分量暂时无法压过阳泉君,况且吕不韦现在还是成蟜的师傅,不宜出言。
秦王眼眸一动,忽然,一双沧桑却又锐利的眼睛与他四目相对。
是蒙骜!
秦王心中立刻想到这几日被王子政身边之人接到芷阳宫的两名蒙骜之孙,他朝蒙骜问道:“蒙卿以为如何?”
蒙骜闻言,在锦席上长跪道:“臣以为王子政神灵聪慧,心有国君怀有吏民,明辨法度,仁孝勇猛且善用贤才,可担太子位。”
蒙骜不仅是秦国上卿,更是朝中猛将,昭襄王在位时期便从齐国投奔秦国,为秦国立下汗马功劳,他所说之言自然能在朝中赢得其他大臣的认可。
秦王听後虽面色不显,但却微微颔首。
阳泉君见秦王似要顺势借蒙骜之口立下太子,当即拆台道:“蒙上卿如何知晓王子政心怀吏民?要知道王子政才刚从邯郸回咸阳而已。”
此话一出朝堂上一片死寂,上卿蒙骜上句话才说王子政心怀吏民,阳泉君下一句便说王子政才从赵国归秦,蒙骜若说所言非虚,那王子政心中所怀是秦国的吏民还是赵国的吏民?
朝上诸臣神色各异,有的看向阳泉君,有的还等蒙骜接话,还有的则心中惴惴地看向上首的秦王。
秦王方才可是想立王子政为太子,阳泉君口出此言摆明了是要和秦王作对啊,秦王方才登基,能忍下这口窝囊气?
谁知蒙骜却大笑一声,道:“阳泉君有所不知,王子政初回秦国那几日曾在宫外集市上与一老妪以雉易布,因这老妪欲为家中妇买雉,其布却不足八尺无人愿买,王子政便买雉与其易布,岂非心怀有民?”
不等阳泉君反驳,蒙骜又道:“不仅如此,王子政前些日子还因担忧咸阳吏民无衣过冬,于城郊搭棚招揽吏民以其劳换衣,此举惠泽万馀人,岂非心怀吏民?”
朝中大臣听蒙骜说起此事不由点头应和,王子政筹措布匹为吏民以劳换衣之事衆人皆有耳闻,甚至有大臣家中下人那几日还在码头处见过王子政手下侍卫押运布匹的大船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