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随梦文学>捡了作精主子逃荒种田 > 100110(第3页)

100110(第3页)

若不是这老家伙还有三个侄子在身后,他早就取而代之了,哪里还会听他的吩咐。

万柳城如今一片萧条,自打城池易主后这帮强盗进来便杀了不少人,闹的城内人心惶惶大街上一个人都没有。

而关门躲在家里的百姓也不安全,新城主会挨家挨户的搜,但凡是值钱的物件,多余的粮食都要上交。

美其名曰统一分配,要保证更多百姓的性命,要大伙一起慷慨解囊挺过这个难熬的冬天。

话虽这么说,可搜刮上来的粮食去了哪里?还不是那伙强盗说了算!

冯青早有先见之明,除了家里的地窖外,在不起眼的地方又挖了一个备用的。

果不其然,那群人开始不安分的在街道扫荡。她将粮食分成了两份,蔬菜,土豆,都扔进去一些装模作样的在上面盖好柴火。

而另一边的地窖,除了日常吃用外还放了媛娘。关上盖子铺平泥土又随意扔了些石头,破筐子。

而自己五大三粗的,在脸上涂涂锅底灰,连个多看她一眼的人都没有。

在打家劫舍的兵丁没来之前,二人每日的暗号便是对着门板敲三声,媛娘在里面便知道她是安全的。

终于的终于,三天后冯青“盼”来了搜家的喽啰,二三十人一水儿的闯进冯青的家里。

冯青哆哆嗦嗦指了柴火下的地窖,仅半个时辰不到下面的五百斤粮食,一百斤蔬菜都被抢走了。

她苦苦哀求才换来半袋子小米,估摸有二十斤的模样。

家里也被这群人翻找的破破烂烂,“仅有”的二两银子也被抢去。

半晌后,胡同里传来了一片哀嚎声,被抢的不止冯青一家,可能留后手的人家却不多。

百姓听说是首富带着其余富商地主当了叛徒,放敌人进城祸害百姓,都恨不得吃他的肉喝他的血。又听闻城主自己跑了也是一顿咒骂。

冯青在心里算计着,大概得将媛娘送出去。她觉得自己留在城里还有用但媛娘跟在身边一定会束手束脚,是时候让她去慕春那里躲一躲了……!

慕春那边再过五日便有人去老地方等着传信儿,到时候她直接将媛娘送出城外与那小李兄弟去投奔慕春即可。

想到这,冯青脑门上的川字便散开了,这日子过的好好的,怎就忽然成了“阶下囚”?

哎,真是世事难料!

慕春每一次派人去万柳城打探,或者采买东西的时候都会约定好下次的时间。

大概一个月一次的频率,有时候是自己去有时候是小李去,无论是万柳城的消息还是粗盐铁器,总会混到一些绝不空手回去。

慕春一直关注这边的动静,早就拜托冯青准备了几把连弩留着对付敌人。

冯青对连弩一知半解完全没有头绪,还是慕春使劲回想自己从前在“便宜师傅”那里看到的古籍,那老秀才就爱这些奇奇怪怪的东西。

可他只在张家村住了三年便不知去向,慕春小时候还以为他很可怜,时不时的偷了家里的猪尾巴给他送去。

后来她一直怀疑那“便宜师傅”是瞧上自家的猪圈,才与她家做的邻居。

那时她主动去肉摊子上干活,也是为了养活那个连门都不出的怪人。

要说他怎么就跟慕春关系近的,这事还得从一根猪尾巴说起……!

不过在慕春十三岁的时候,老秀才留下一封书信便没了去向。由于这人不经常出门村里人大多对他没什么印象,只知道是个有些古怪的落地秀才,有些年纪且不爱说话。

可慕春却知道他就爱吃猪尾巴,每次她提了猪尾巴上门,小老头的眼睛都带着少见的亮光。

便会乐呵呵的将自己的家底都掏出来,画本子,故事书,人物传记,地域风俗,一堆有趣的书籍与笔墨纸砚。

慕春闲暇的时候,就会抱着书籍歪在老秀才家的摇椅上度过一两个时辰。

如今想来仿若是上辈子的事情,老秀才并没有刻意的去教给慕春什么。

慕春家里有两个读书人,她横竖也识得几个大字,只是碰到不理解的词句时才会去问他。

而老秀才开了堤坝一般滔滔不绝的讲个没完,从西头讲到东头,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来一圈。

慕春觉得他定然是这时候将言语都说完了,平日里才懒得多说一句话。不过对于那些自己没见过的没听过的奇闻轶事她非常感兴趣,就好像在听说书先生讲故事一般有趣。

后来老秀才离开张家村时,慕春还偷偷掉了两滴眼泪,不过“便宜师傅”说过山水有相逢,想来等自己长大后他还死不了,那么也没准来得及给他养老送终,毕竟老秀才只比张铁生大了几岁。

慢慢的这个人便消失在了张家村百姓的记忆里,除了慕春。

可有的时候,就连慕春也会怀疑自己的记忆,真的有这么一个人吗?

随着后来,她对一切事物都有了自己的认知,这份从容与智慧想来不是从张铁生两口子身上学到的,那必定是受了“便宜师傅”的潜移默化沾了皮毛。

再到能记得古籍里连弩制作的图样,她确信“便宜师傅”定是个山外的能人,与那故事里的世外高人一般神秘。

只是世事无常,谁知山水竟然是以这种方式相逢的,但她依旧坚信来日可期。

三个臭皮匠研究了好久,终于赶制出一批连弩。因为是头一次尝试又似盲人摸象般没有方法,所以第一次只做出了十把。

而弩机需要精巧的勾子与挡板,这些都得慢慢打磨,还要让吴木匠做出机身合二为一方可试用。

连弩一次可安装十发弩箭,纯熟铁的箭头闪着暗黑的寒光,连杆发射不但省时省力还威力极大,至少是正常弓箭的三四倍。

有了这东西,慕春的腰杆瞬间都硬了。只是单靠冯铁匠与吴木匠两个人忙乎,想要一百把的连弩至少需要一个月的时间。

而且还要暗搓搓的弄来铁矿,不能大张旗鼓的让其他人发现,难度很大。

到了约定好的日子,慕春轻手利脚的等在城墙外,想看看冯青的第一批成果,最近风声太紧她决定自己过来打探一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