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丶第十四章
【第十四章】
开皇三年,杨坚在长久的准备之後,终于大举迁都至已然修缮完毕的大兴城。
城建之事享有头功的宇文恺,蒙受擢升,为工部侍郎。参与其中的诸人,也或多或少地收到封赏。
然而迁都之後不过二月,北方便传来急报,道突厥大举进犯,其势已然不可阻挡。
杨坚大惊,忙召集朝朝中重臣于御书房急急商议,杨勇杨广亦在此列。
得到消息的时候是黄昏,杨勇来到御书房时,天色已然暗淡无光。回廊边,宫娥成排成列挑灯而过,将宫灯一盏一盏地点亮,换得宫内一派灯火通明之色。
眼看着御书房便在不远处,杨勇忽然站定,没有继续往前走。
脑中思绪万千。
突厥与隋的战争,在朝中早已不是新事,从开皇元年起,突厥可汗沙钵略便曾联合北齐守将,缕缕南犯挑衅,却终究被隋军击退;去年更是一举集结四十万大军南下,与隋朝发生多次激战,战事惨烈,双方各有损伤,却也阻住了突厥南下的脚步,使得对方不得进一步得偿野心。
前世在迁都之前,杨勇也曾亲自率军于大兴城守卫,联合北方诸多城池,连成一线,抵御敌犯。
而今生,他因为心中却十分清楚此事应有的结局,故而便一直不曾插手。
然而如今,战情的变化却是他始料未及的。
原本这场战事到了此时此刻,早该以突厥内部权力内讧而告终,而如今,他们的铁蹄已然由北向南,踏过武威丶天水丶安定丶金城丶弘化丶延安丶上都,眼看着直逼京都,却并没有丝毫要退兵的迹象。
故而原本打算置身事外的他,此刻想来也不能隔岸观火了。
正沉吟之际,忽听身後一个上扬着的声音道:“哦?大哥?”
眉间骤然敛起,杨勇收起心内凌乱的思绪,回身时,已然是一片平静淡漠的神情。却只是淡淡地看着杨广,没有说话。
杨广并不介意,举步走上前来,看着杨勇笑道:“弟弟原倒以为,大哥此生此世不会再理我了。”
杨勇轻笑一声,面上依旧是冷冷淡淡的模样,却只道:“你我乃是同胞骨肉,至亲兄弟,本宫这做哥哥的,又如何会对二弟视而不见?”
杨广自然听得出,杨勇这是故意绕开了那不愿提及的话题。并且言下之意,是暗示着二人的关系,警告他不得继续僭越。
他笑了起来,道:“大哥胸怀广博,自然不会和弟弟一般计较。”
杨勇没有再答,只是一拂衣袖,转身道:“莫要让父皇等久了。”
然而衣袖却被人从身後一把拉住,死死攥着。杨勇用了用力,却如何也挣脱不开,便只能回过身,看着那只攥住自己的手,冷声道:“这是做什麽?”
同他的面露冷色相比,杨广一直都是面含笑意的。他没有松手,只是继续上前一步,在杨勇面前站定。二人相隔极近,四目相对,气息相接。
杨勇本|能地便想起些许令人不快的往事,刚欲侧身避开,却听杨广道:“大哥,当真不再同我计较了?”
那语气之中,听来竟是难得的正经;那疑问,也仿佛问得格外郑重真挚。
杨勇不禁擡眼正视他,只见对方眸光深邃,不知从什麽时候开始,竟一点笑意也没有了。
见对方不答,杨广低沉着嗓音,又重复着道:“那夜之事,大哥……当真不再同弟弟计较了?”
听他可以提及那事,一阵厌恶之感用上心头,杨勇霍然抽了手,淡淡地退开一步。
“你说呢?”微微眯起眼,看着对方的眼中微微闪着冷冽的寒光。
“我……”杨广想了想,只可惜还未来得及说下去,杨勇已然拂袖而去。
杨广立在原地,感到回廊里穿堂的夜风呼啸而过,灌满了自己宽大的长袍衣袖。而其声呜咽,倒有些像自己指下的琴声。
低头看了看自己方才攥住对方的手,无声一笑。
——难得冲动之下正经一回,只可惜……对方似乎并不领情呢。
*****
杨广来到御书房的时候,房内激烈的争论之声已然响成一片。
杨坚面色铁青地坐在御案後,见他来了,没有说话,只摆摆手示意他免礼,也示意争论着的官员不必中断行礼。
于是杨广便悄无声息地走了进来,举目四顾,便在左侧首座上看见了自己的大哥。杨勇今日一身玄黑绣金百鸟图腾长衫,放在夜色里看的不清明,此刻在灯辉的映照之下,那浓墨重彩的色泽,越发衬得人苍白如玉。
从面上,到脖颈,到衣襟看不见的深处,都是那样的苍白。
收了思绪,杨广便走到杨勇身边的空位上坐下。杨坚同独孤伽罗虽有五子,然而馀下三子不是有命在身不在京中,就是尚还年幼不足以担当大任,故而如今能在政务上提出自己见解的皇子,便也只有这较为年长的二位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