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而不有丶为而不恃——
姚跃竟然选了这句来解释,真是巧合,想当年她也曾对这句话大发议论。
“你觉得自己做不到?”
“当然。我对别人善意地打了招呼,别人给我个冷脸我都受不了,还有我自己创造的东西,比如我写的字,要是被人拿着当垫脚纸,肯定生气,再比如这圣人之言,隔了千百年,被人反复注解,你说东我说西,说出去还都是圣人所云,原本的意思谁知道呢,还不是按照自己想的来。我的想法要是被人随意歪曲,肯定会非常不高兴的。”
“呵呵。”穆师傅笑的意味深长,没有评价徒弟的回答,只是让她记住今日的想法。
姚跃这边只管专注自己的学业,压根儿没理会何家那边的後续,反正只要他们不闹腾到自己面前,管他们出什麽幺蛾子呢!
暑假的时候,姚飞去了趟乡下老家,带着姚跃一块儿去的。
怎麽说呢,过程不太愉快,结果差强人意。
去年,堂哥姚宏柱带着个黄盼娣过来非要给姚飞当媳妇,折腾了好几天,後来待不下去才带着人回去了。
姚飞心里存了疙瘩,过年就给老人买了衣服点心打了邮包寄过去,没多给钱。
今年这半年也就是端午丶中秋寄了两回钱,不再跟以前一样按月往回寄了。
开销去了这块大头,两人就慢慢有了积蓄。这次又从梁红桥那边一下拿了五十,姚跃就劝说姚飞买自行车。
现在二八大杠的地位就像後世家庭车中的四个圈豪车,同样在彩礼和嫁妆中榜上有名。
姚跃现在一个月的生活费也就在三块钱左右,当然是明面上的。主要开销在于衣服鞋袜和一些牙膏丶香皂之类的家居用品,有盒饭系统和师傅两方面补贴,吃饭她几乎是不花钱的。
一个月去一到两次火车站,她自己赚的钱完全够用,还能藏一笔不小的私房钱。
姚飞也不是个大手大脚的人,他对自己更苛刻,衣服不穿到破到补不了是舍不得买新的,鞋子顶破脚指头丶开胶丶断底不止一个毛病还舍不得扔,钱在他手里跟进了储钱罐一样。
兄妹两人这大半年攒了一百块出头,再加上这五十,买自行车就不是遥不可及了。
当然,钱姚跃可以帮忙补贴点,只要托词是跟师傅借的就行,但是自行车票她可没办法了,只能让姚飞自己去找路子。
他其实战友不少,只要自己肯出去走动,想来弄一张自行车票不难。
也是因为姚飞这边卡的紧,老家那边就连续来信来电话,最後这回说是老人病了,让必须回去见一面。这次回乡,姚跃也是第一次见到这辈子的爷爷奶奶。
从她出生之前,梁红桥和姚强健的关系已经很僵硬了,再加上她是个女娃,长辈这边也不重视,所以从没带她回去过。
梁红桥女士反复翻旧账,在她嘴里,姚强健就是一个飞出山窝窝的凤凰男,一朝出头,就得拉着全家往上走,这边的亲戚穷苦且贪婪,一直趴在他身上吸血。
说实在的,去之前,姚跃还真的有点害怕。
姚家的老家在北省西北,又冷又穷的地方,坐火车要三个半小时,下车之後换汽车换骡车,早上出门晚上六点才到。
地图上直线距离大概也就两百多公里吧,实际走起来居然花了这麽久。
姚跃和姚飞回老家也没有穿新衣服,赶路就应该穿旧的,路上到处坐到处蹭,等到了目的地一身的汗和灰,就这种灰头土脸丶带补丁的衣服丶一身酸臭的德行,在这儿看起来竟然还是光鲜亮丽的。
姚家是真的穷,一家上下十好几口就住在一个大院子里,吃饭的时候就一张桌,男人们上座,女人和孩子只能端着碗随便找地方吃。
夏天,天气不冷,十岁以下的男孩女孩都只穿了一件短裤,是的,男女都打赤膊。
因为没有衣服。
就这麽穷。
姚家爷爷奶奶一人拉着姚飞一只手,上下打量,来回摩挲,十分亲热,对她则是视若不见。
在老家呆了三天,姚跃也知道了,寄回老家的钱花在什麽地方了。
大头用在了房子上,家里人口多,一开始加建了四间偏房,後来又翻新了三间正房,如今还是不够住,在後院又盖了三间草房。
人多事就多,每年结婚丶生子丶老人生病,反正是花钱的地方不断。
老家这情况,看着垂垂老矣的爷奶,别说姚飞,就是姚跃心里也怪不落忍的。
当然,老人生病这话就是个借口,姚飞也猜到了,只是他回来这一回也是想面对面把事情说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