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蒲故作高深,说了两句就不肯说了。
“咱们这片儿都是普普通通老百姓,有啥算盘,你就爱吹那不着边的牛皮。还啥土炮爷,连个青瓜蛋子的姚飞都拿不下,我看也就是个泥堆的菩萨,全靠贴金。”
有人故意激老蒲,巴不得他多说点。
老蒲烟已经抽完了,鼻子哼了一声,“你们啊,懂个屁!”
爬起来一摇一摆走了,竟然是半句不肯多说了。
“个缺德玩意儿,昨晚是他非要叫破人家的来头,今天又吊大家的胃口,说一半留一半,烂肚子里憋死你!”
姚飞打开抽屉,里面放着一个饼干盒,这是家里放家用的地方。
“五毛,一块,一块二,一块二毛八……”
还有一张五块的大票,总共就剩六块二毛八了,这是他们兄妹现在所有的生活费。
这个月还没过中旬,这点钱根本撑不到月底。
他翻了翻墙上的月份牌,姚跃总是把家里的账都记在上面。
一笔一笔算过去,这个月他跟胖子又借了十块,还跟历婶子借了十块,也就是说现在家里是负债。
总有人风言风语说什麽姚跃是个累赘,要他花钱养着,其实他心知肚明,每个月他妈给的五块生活费妹妹自己根本花不完。
她自己有口粮,学费书本费都跟亲妈撒娇耍赖反正是要来了,没用他操一点心。
人也不娇气,早饭对付一口,中午几乎天天回来吃,根本不麻烦他。
人自己还给自己找了个师傅,穆老太太有一手看跌打的手艺,身份似乎也不简单,日子宽裕,经常留妹妹在她家吃饭,还时不时带点好吃的给他打牙祭。
从妹妹八月回来以後,算算家里的开支,主要是搭棚子丶建厨房和造火炕,一共花了五十块,这笔钱其实根本没用他掏一点,梁红桥补贴了五十,姥姥姥爷还贴补了二十,朱家和蒲家当时搞破坏,後来还赔了十二块,可以说,修整房子一点没赔反倒有赚。
那钱究竟都花哪儿去了,自己两个月的工资呢?
八月份自己手上本来就没钱,工资一发就往乡下汇了十块,後来家里修房子的时候,吃饭开销大了些,因为妹妹回来,从九月份开始,家里添补小家具和厨具,买了新的锅子和烧水壶,还买了一套待客的茶杯茶壶。
自己学着打板凳炕桌,从厂里买了不少木料,木匠的小工具还有刨花这些花了差不离十块。
九月份自己的工资就是花在这些地方了,再加上还了胖子的钱,工资就花光了,没往乡下汇钱。
十月份他本来想攒点钱,预备过冬的物资,每年四九城冬天家家都要提前储备,冬天没菜,粮食可能紧缺,其他季节还能弄点野菜丶瓜菜糊弄肚皮,冬天到了冰天雪地的时候,只能靠提前准备的冬储菜。
前几年困难时期把大家吓怕了,家家户户都要提前准备几百斤的冬储菜,主要就是白菜丶萝卜丶土豆丶地瓜,这些都是耐放的东西,家有巧妇的还会提前准备腌菜丶大酱,十月十一月就得开始预备着了。
今年妹妹跟着柳婶子晒了不少菜干,比自己这个当哥的强多了。
往年十月底十一月就会下雪,还有一样必备的就是煤炭和柴火,自己守着家具厂,平时弄点刨花碎木头不难,可到了冬天全厂员工哪个家里不需要啊,谁还没有求上门的三亲六故了?这些东西就紧俏了,光用自己的那点份额用来取暖的话肯定是不够的。
必须要提前预备蜂窝煤。
这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幸好妹妹那屋里砌了炕,要是家里头烧两个炉子,那要用的蜂窝煤可就海了去了。
现在这样只要晚上做晚饭烧水多加一把火,妹妹的屋子也就暖和了。
还有就是冬天的棉袄棉裤,自己倒还好,有厂里的制服,以前的军大衣还留着,不用买,可妹妹回来根本没带冬天的衣服,这两个月眼看就蹿了一截,以前的衣服估计也小了,怎麽着也得提前预备一身吧。
这个月和下个月就先不汇钱,把这些置办好。
他自己盘算的挺好,可惜,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