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为此大发雷霆,换了个御医,也换了药方,太皇太后却依旧不见起色,反而越发严重了。
太皇太后的身子骨一直十分健康,却是忽然病来如山倒。
开头她只感觉身子骨有点不舒服,后边用了汤药却越来越严重,很快都不能下
榻走动了,浑身都没了力气。
宫里的御医绷紧了神经,被皇帝换了一个又一个,最后还是霍御医对皇帝私下说了说话:“皇上,太皇太后这是年纪大了,身子骨弱了,病起来难以痊愈,还更加衰弱下去。”
郭珍珠在旁边是听明白了,太皇太后年纪大,生病后身体大不如前,很难自我恢复,免疫力估计也不行,引发了其他并发症,才会一点点衰弱下去。
换句话来说,太皇太后这五脏六腑开始老化了。
不生病的时候还好,一生病就跟多米诺骨牌一样,一个倒了,后边就接着一连串倒下去。
太皇太后这脏腑有一个开始老化衰弱,其它也跟着衰败下去。
现代都没办法和药剂延缓这种衰败,更别提是这个时候了。
哪怕用最少见罕有的药材,也只能吊着太皇太后的命,却也就持续一段时间,不可能一直吊下去。
霍御医说的是实话,皇帝却不爱听,也并没有迁怒于他。
皇帝只摆摆手,沉默一会后才问道:“霍御医有什么法子,让老祖宗能舒服一点?”
不然太皇太后每天浑身难受,躺着坐着都不舒服,夜里睡不好,白天也吃不下,很快就瘦了一圈。
太皇太后是个能忍的,面上没太表现出来,却是脸色苍白,人又瘦得厉害,皇帝见了不免心疼。
哪怕救不了太皇太后的性命,皇帝也想让她能过得舒服一点。
这一点霍御医倒是能做到,于是换了一种汤药,里面添了安眠和镇痛的药材。
太皇太后就感觉好多了,白天能吃一点,夜里也能睡下,叫一直守在她榻前的苏麻喇姑都忍不住欣慰得红了眼圈。
因为太皇太后病了的缘故,苏麻喇姑要整天侍奉在侧,给太皇太后送饭喂药,她就无法上课了。
于是慈宁宫这边只能再次停课,不过幼儿园几乎名存实亡了。
先是三阿哥、四阿哥和四格格跟着去尚书房旁听,接着是五阿哥跟着南怀仁学习。
里头只剩下六阿哥了,如今一停课,六阿哥就能专心伺候后院的花、田里的麦苗和湖边的竹子了。
可惜他的种地搭子皇帝每天都往慈宁宫跑,也没心思在伺候田里的麦苗。
六阿哥就帮着收拾皇帝的那块地,每天身上的泥巴就更多了。
小太子原本想去慈宁宫给太皇太后侍疾,不过被太皇太后拒绝了。
御医虽然跟太皇太后说病得不重,好好调养就好。
但是太皇太后清楚自己的身子骨,知道她的大限快到了。
生老病死这种事,哪怕是皇帝都很难阻止得了,索性太皇太后经历得多,早就看开了。
只皇帝有些看不开,还想着让御医多留自己几年,太皇太后却觉得她活的够久了,还能看着皇帝娶妻生子,独当一面,应该很足够,也很放心。
死后见着先帝,太皇太后也能跟他说,皇帝一切都好。
小太子年纪那么小,太皇太后担心过了病气给他不说,也不想小太子年纪不大就陪在她这么个老人家身边。
尤其小太子要来侍疾的话,就不能去尚书房上课,耽误了学业,这是太皇太后不想看到的。
她也不让皇帝在慈宁宫多呆,叫他回去御书房继续处理政事,免得耽搁了正事。
皇帝每天过去慈宁宫看望太皇太后,来请安,来陪着她说几句话,这就很足够了。
用霍御医的汤药后,太皇太后的精神头反而好了不少,只是每天有一半的时间在昏睡。
后边醒着的时候慢慢多了起来,太皇太后就把苏麻喇姑把佟皇贵妃请了过去。
佟皇贵妃原本是后宫位分最高的嫔妃,该去慈宁宫给太皇太后侍疾的。
不过太皇太后拒绝了,只说佟皇贵妃的身子骨也不大好,慈宁宫伺候的人那么多,没必要叫她操劳。
温贵妃最近染了风寒,太皇太后只让她好好养病,也不用过去。
佟皇贵妃都没叫过去侍疾,那就更轮不到郭珍珠了。
索性这次太皇太后忽然叫佟皇贵妃过去,后者还十分惊讶又忐忑。
等过去后,佟皇贵妃发现太皇太后面色红润,气色看着不错,顿时心下一沉。
她是知道太皇太后病了快一个月,人也消瘦了,如今面色却忽然好起来,只怕是回光返照。
太皇太后收拾得整齐,头发梳起,对她温和一笑道:“坐吧,我起不来,只好叫你到寝殿来说说话了。”
苏麻喇姑退到门口,其他宫人也不在,佟皇贵妃知道太皇太后这是有话要单独对自己说了,连忙说道:“太皇太后哪里的话,我很该多来慈宁宫探望才是,却担心打扰了太皇太后的休息。”
太皇太后摆摆手道:“我知道你是个好孩子,只是身子骨单薄了一些。你这番好意,我心里记着。我知道自己的身子,只怕撑不了几天,有些话想跟你说说。”
她自嘲一笑道:“要是不说,以后怕是没机会跟你说了。”
佟皇贵妃急忙说道:“太皇太后是有福气之人,肯定能长命百岁,很快会好起来的。”
这话叫太皇太后笑了起来:“以前不知道你这么嘴甜会说话,不过这话听听就算了。”
她又正色道:“当初皇上把四阿哥抱到你那边,让你抚养,却迟迟没记在你的玉碟之下。你不要怪皇上,这是我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