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王上。”他的亲卫立即抱拳领命,退出了王帐。
不一会儿,帐外的营地中就吹响了呜咽的号角声。
不到半盏茶功夫,长狄王传召的几个亲王、重将就快步而来,进了王帐。
帐帘垂落,整座营地寂静无声,旭日徐徐升起,可是瑟瑟的寒风驱散了阳光的暖意,营地里弥漫起一股肃杀的气氛。
那是一种大战将即的压抑。
约莫半个时辰后,长狄王的亲卫掀开帐帘,又匆匆地出来。
紧接着,又是一阵更急促的号角声响起。
将士们在号角声中迅速拔营集结。
长狄王大步流星地从王帐走了出来,斥候急急来报:“王上,东南方十几里外,有沈旭的大军往这边靠近,足有万人之多。”
“这一万人都是精锐骑兵,正向这里疾驰逼近。”
果然!长狄王面沉如水,薄唇抿出了坚硬似刀的线条。
他的推测是对的!
这一万人应当只是先锋,为了拖住他们。
沈旭定还有后手。
旁边的纥石亲王、独吉亲王等人也都听得清清楚楚,皆是面色微变。
号角声止。
四万长狄将士昂首挺胸地望着长狄王的方向,像一柄柄长枪般屹立在地上,形成一个巨大的方阵。
亲卫快步走了过来,禀道:“王上,整军完毕。”
长狄王环视将士们,果断地下令道:
“去阿什城。”
他们此刻在索江谷扎营,后头是一望无际的平原,平原虽然方便行军,但目标太大。
距索江谷最近的是大散山以及再往北的阿什城。
大散山难行,不适宜行军,也就是说,如今大军也只有先退到阿什城先行休整,再进行下一步。
他一声令下,立即出发。
他们足有四万人,哪怕都是骑兵,但行军的速度终究受限,远比不上单人单骑。
一路上,大军的后方不停地有斥候追来禀道:
“王上,沈旭的大军已经追至十里外。”
“沈旭已经快到五里外了。”
“……”
虽然后方还看不到沈旭的兵马,但众人已经有了一种仿佛被狩猎的危机感,就像是有一头看不见的野兽在追击着他们。
独吉亲王往后望了望,心里不太痛快。
他踢了下马腹,驱马靠近长狄王,粗声提议道:“王上,不如我们还是在原地伏击吧?”
“沈旭只有一万人,这索江谷是天险,我们先下手为强,一举歼灭沈旭这一万大军。”
沈旭才一万人,他们有四万人,这一战他们必胜无疑!
真是愚蠢。长狄王冷睨了独吉亲王一眼。
总有人对沈旭过于轻视,他们长狄才会连失北境与乌寰山。
他心知他这道拔营而走的军令,在独吉亲王和突单亲王的眼里,怕是只觉得他这个王上太过懦弱,惧了沈旭。
长狄王眯了眯狭长的眸子,嘴角露出一抹微不可查的讥意,冷冷道:“好。”
“我给你一万人马,你可愿留下来伏击沈旭?”
“……”独吉亲王被噎了一下,眼底露出了犹豫之色。
“伏击”是他提出的,他若是不应,那就变成了无胆的懦夫。
独吉亲王一咬牙,只能应了:“王上,本王愿留下!”这里是他们长狄,不是大景,不是他沈旭可以为所欲为的地方。
长狄王勒住了缰绳,朗声笑了,拨了一万人马给他。
这是两全之策。
若是伏击成了,那就是大捷,不但可解今日之危,长狄更是少了一大劲敌。
若是伏击不成,好歹也能拖慢沈旭的步伐,自己这边就有了足够的时间在阿什城休整大军,甚至于守株待兔。
然后,他便带着余下的大军继续赶路,马不停蹄。
这一赶,便是整整三个多时辰,当夕阳西垂时,前方终于出现了一座小小的城池。
“王上,”亲卫指着前方暮色中的城池,“这就是阿什城!”
后方满身疲惫的长狄将士们闻言,精神一振,全都目光灼灼地望着前方这个陌生的城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