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您这般不听话,我回去可要告诉烨哥儿了。”顾知灼俏皮地噘了噘嘴,逗得殷氏不由失笑。
这丫头的性子最近真是活泼了不少。殷氏终于展颜:“放心,我没事的。”
马车的气氛轻快了起来。
殷氏还想说什么,侯府的马车停下了。
女眷进宫走的都是西华门,凤仪宫的小内侍早就候在了那里,领着两人去了凤仪宫拜见柳皇后。
进了宫,即便顾知灼是今日的主角,她也不过是一道影子,从头到尾,她除了行礼与谢恩,根本就连说一句话的资格也没有。
基本上就是柳皇后在训话:“顾知灼,夭夭于飞,好名字,瞧着倒是个乖巧柔顺的孩子。”
“以后要好好地跟着祝嬷嬷学规矩,祝嬷嬷是宫里的老人了,规矩礼仪样样都好,最擅长调|教人了。”
“来日,你嫁去了卫国公府,要时刻记得祝嬷嬷的教导,好好孝敬卫国公,好好服侍世子,有什么为难的地方,尽管进宫来告诉本宫。”
“顾二姑娘,你可莫要辜负了皇上与本宫的一片心意!”
柳皇后的这几句话句句是意味深长,就差明说让顾知灼以后给皇帝当探子了。
顾知灼听懂了,殷氏自然也听懂了。
回去的马车上,气氛更加凝重。
殷氏心神不宁地蹙着眉头,一言不发,似乎在斟酌着什么。
她们的马车回到侯府时,还不到申时,顾知灼先跟着殷氏去了正院。
殷氏有心留了顾知灼在正院用晚膳,也有些体己话想说,可人还没坐下,就有一个婆子喜滋滋地来禀道:“夫人,廖妈妈来了!”
殷氏登时喜形于色,连忙问道:“那我爹娘呢?可是到了?”
廖妈妈是殷老太太的亲信,是伺候她多年的管事妈妈。
婆子笑眯眯地答道:“听说亲家老爷太太还在路上,怕夫人您挂心,就先打发了廖妈妈过来给您报信。
“赶紧让廖妈妈进来吧。”殷氏眉眼含笑,面上是掩不住的欢喜。
打发了那婆子后,殷氏又对顾知灼道:“你外祖父和外祖母要来京中定居了。”
“三月初他们就从江南出发了,这一路舟车劳顿,他们的年岁也不小了,我一直在担心着……”
“那真是恭喜母亲了,等两位老人家到了京城,以后就可以阖家团圆了。”顾知灼笑道。
殷氏的心情出奇得好,又吩咐人去唤季南珂过来。
屋内洋溢着一种欢快的气氛。
不一会儿,身形丰腴的廖妈妈就在大丫鬟璎珞的指引下来了正院。
“见过大姑奶奶,见过大姑娘。”廖妈妈眉开眼笑地给殷氏与顾知灼行了礼,整个人精神抖擞,毫无旅途的劳顿。
殷氏不由一愣,连忙道:“廖妈妈,这是二姑娘夭夭,鸾儿还没来呢。”
“……”廖妈妈惊讶地瞪大了眼。
自打大姑奶奶嫁来京城后,她只在十五年前来过一次京城,却也知道大姑奶奶膝下只一儿一女,唯一的闺女就是大姑娘季南珂。
可是……
廖妈妈上下打量着坐于下首的顾知灼。
可是,这位二姑娘怎么和大姑奶奶故去的祖母长得这么像?!
这眉眼,这轮廓……简直就像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第39章第39章
廖妈妈傻愣愣地看着顾知灼,一眨不眨,越看越觉得她实在很像过世多年的老太太。
殷氏让人搬了一把小杌子过来,请廖妈妈坐下。
廖妈妈就半坐在了小杌子上,又忍不住去看顾知灼,耳边传来殷氏关切的声音:“廖妈妈,我爹和我娘到哪儿了?他们走的应该是水路吧?”
她是从江南远嫁到京城,两地相隔数千里,她已经好些年没见过双亲了,心中分外思念。
廖妈妈这才回过了神,转而望向了上首的殷氏,答道:“大姑奶奶,老爷和太太走的是运河,坐船是慢了点,不过胜在稳当。”
“奴婢是在冀州临青城下的船,先坐马车赶过来通报您一声,老爷、太太打算在临青城休整些日子,探亲访友。”
“有大爷陪着老爷、太太,这一路走水路也太平得很。”
廖妈妈口中的大爷指的是殷老爷夫妇在殷氏出嫁后,从族中过继的嗣子殷焕。
想到再过些日子就可以见到爹娘了,殷氏满心欢喜,眸露异彩,又问道:“我爹我娘这一路可都安好?”
“太太一切安好。”廖妈妈有一瞬的绷紧,迟疑地慢慢道,“老爷他……他……”
察觉廖妈妈的神情不对,殷氏心中一紧,收敛起了笑容,急忙追问道:“我爹可有不妥?廖妈妈,你可别瞒我啊!”
“……”廖妈妈沉默了,目光游移不定。
殷氏脸一板,沉声喊了一声:“廖妈妈!”
廖妈妈捏了捏拳头,一咬牙,还是说了:“大姑奶奶,老爷他在路上突然晕倒了……昏迷了一天后,才被救醒,那之后,老爷就有点认不得人,口眼歪斜,半身不遂。”
“大夫说,老爷这是中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