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辽王便是景仁帝的四儿子李佑熙,早几年自动请缨去了北疆,远离朝堂纷争。在军营里摸爬滚打,戍卫胡周边境。“徐公公,辽王是又打了胜仗,还是缺粮草了?”卫积知小声打听。“当然打胜仗了。”徐公公满面堆笑,“这报信的人刚到,陛下便迫不及待地接见了,一会儿怕是要重赏。”重赏?卫子嫣心想,还能赏什么呢?都已经封了辽王,还有更高的封号吗?不像她这个“乡主”,上面还有“县主”“郡主”什么的……景仁帝许是太过高兴,细细问了辽王部下许多话,卫子嫣在殿外站了约莫两炷香时间,才和父亲进到殿中。拜见陛下,磕头领赏,再磕头谢恩。“大半年不见,卫家丫头出落得越发标致了。”景仁帝年纪与父亲相当,满面慈容,得知胜仗的喜悦还挂在脸上。“晏家小子真是有眼无珠,卫太中,不如考虑朕的儿子?”卫积知刚磕完头站起来,听到这话又跪了回去:“陛下折煞老臣了,小女性子顽劣,哪配得上诸位皇子?”虽然知道多半是皇帝的戏言,卫子嫣心中仍抖了一抖,赶紧随父亲一道跪着。“朕的四皇子骁勇善战,也是仪表堂堂,不比麒麟公子差啊!”卫积知忙道:“四皇子惊才绝绝,无与伦比,只是小女早对晏家大郎情有独钟……”“等等……”景仁帝截断卫太中的话,“卫家丫头,你自己说。”“回陛下,”卫子嫣低垂着头,“家父所言不假,臣女……臣女对未婚夫君之情,此生不渝。”“哈哈哈哈哈……”景仁帝朗声大笑,“瞧你们一个个紧张的样子,朕不过开句玩笑,两位平身吧。”上首传来的笑声让父女俩心中石头落地,两人重新起身,垂首聆听景仁帝再发表几句赞许之辞、卫太中教女有方之类。简短流程走过,徐公公再送他们出得金銮殿。卫子嫣两手拽着裙边,掌心已经汗湿。一入宫门深似海。爹娘从未有过送她入宫的念头,她自己更是不愿。早些年太子选妃时,朝中许多官员皆将家中女儿画像送入宫中,她爹没这么做便有人借机弹劾,说卫太中罔顾君恩,对天子大不敬。好在她早已定有婚约,且未婚夫君还是太子侍读,圣上才将此弹劾当笑话一听而过。只是君心难测,四皇子如今立了大功,万一圣上方才那番试探并非“玩笑”呢?卫积知同样心有余悸,低声对女儿道:“为免夜长梦多,你与启正早日成婚才好。”卫子嫣与父亲缓了缓情绪,刚拾步走下汉白玉台阶,一位小公公忽然拦在前面:“太子妃娘娘有请卫小姐到东宫一叙。”父女俩微微一愣,却也很快领会过来。“那你去吧,注意礼节。”卫积知嘱咐女儿,“记得出宫的时候别一个人走,马车停在西侧门外。”“知道了。”卫子嫣应了声,转而随小公公横穿平旷的广场,再走过长长的甬道,来到太子在皇宫内的居所。这是卫子嫣头一次进到东宫。从入宫门开始,沿途看见好些个婢女与太监各自忙碌,但他们都没有弄出半点动静,安安静静地。小公公径自将她领入一间屋子,内里温暖如春,还有一股好闻又特别的奇香。果然太子妃的用度不同寻常。起眼见到端坐于榻上的美貌妇人,卫子嫣上前行礼,太子妃随和地唤她起身过去坐。“知道你要进宫受封,我特意叫人做了些糕点。”耳畔太子妃的言语温和,卫子嫣看向面前一桌子精致的点心,受宠若惊:“多谢太子妃娘娘。”“这有什么?与陛下的赏赐相比,我这点算不得什么。”太子妃招呼她,“在我这儿不必拘礼,喜欢什么自己拿。”“是。”卫子嫣点点头,伸手取了块四喜糕放入嘴里。软糯香甜,清新可口。“好吃。”太子妃眉眼一展,微微笑道:“我叫人另备了一份给你带回去。”这怎么好意思?卫子嫣刚要推拒,太子妃抢了先:“一份心意罢了。虽说你那日不顾危险是为了救未来夫君,可也是我与太子的恩人。”“娘娘言重了。”卫子嫣低着头,惭愧地回应,但太子妃的话越扯越远。“说起来,晏都尉追随太子多年,深得太子信任。你与他既快成为夫妻,今后也应当来我跟前儿多走动走动才是。”这话卫子嫣更没法接,抿着嘴,愈发将头低下去。“这有什么好害羞的?”此动作让太子妃误会成另一个意思,“你追逐晏都尉多年,如今好事将成,理当高兴才是。”